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新春走基层】
来科教高地感受老北京人情味儿
——北京市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春节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光明日报通讯员 赵伊纯
大年初二一早,北京的薄雾尚未消散,身着统一天蓝色制服的黄庄社区志愿者们一天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按照北京人的老礼儿,大年初二就开始走亲戚了,社区里来往的人群明显增多。志愿者们按照首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在小区门口开展疫情测温登记。
“多微笑,甭管谁来,咱都客客气气的,要让人觉得挺舒坦。”一位志愿者对记者说,就是测体温,也要体现出北京范儿,体现出年味儿来。
据了解,作为首都的中心城区、功能核心区,北京市海淀区面积达4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3.7万人,坐落着北大、清华等33所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99家科研院所,以及百度、滴滴等约1.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如何让大院大所、创新企业云集之地更加文明、更有人情味儿?
近年来,海淀区着力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改变原来社区的陌生属性,引导居民弘扬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彰显社区人文关怀等精神元素,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坚定海淀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逐渐探索出一线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海淀经验”。
上午,记者跟随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主任董智航和社区志愿者一道,来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气体动力学家俞鸿儒家。
尽管家中孩子不能时时刻刻陪在身边,93岁的俞鸿儒和老伴儿的春节却不缺人气。见到手拿鲜花的志愿者,两位老人像见到亲人一样,显得非常开心。“你们辛苦了!”老人说。走进他们的居室,虽然设施简单,年味却随处可见。写有“吉祥如意”的新春挂饰悬挂于一进门处,窗帘杆上缠绕着“福”字挂饰,做工精美,各个房间的门上也都贴有“福”字贴花。
离开俞鸿儒家,记者又跟随中关村街道财务科科长成侃带领的志愿者队伍,带着煮好的饺子向黄庄小区负责保洁工作的李师傅的住处走去。
“老李,来吃饺子,热乎的。”见到李师傅后,成侃热情地送上饺子,大家一齐向老李多年来的坚守表示感谢。
“你看,还给我送火龙果呐。说明咱日子一定会红红火火,越过越好!”老李师傅对记者说。
留京过年,党员带头;暖心关爱,党员带头;践行文明,党员带头。
春节前夕,北京市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中共海淀区委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联合向全区机关党员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投身志愿服务,一起当好同舟共济宣传员、防控信息情报员、防疫知识讲解员、居家心理疏导员、人人有责卫生员、文明行为引导员、邻里互助勤务员、防控法治宣传员等“疫情防控八大员”,共筑家园健康安全防线。
连日来,海淀区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社区春节暖心关爱志愿服务“五个一”行动中。
送一次温暖,慰问关爱在京留守群体;跑一趟腿,为独居老人等困难人群提供买菜、买药、送餐等生活服务;值一次班,立足岗位贡献防疫力量;贴一次春联,把福送进留京过年居民家门;参加一次清洁活动,积极参与到社区大扫除中;值一次桶,进行桶前值守,成为垃圾分类的“卫士”,一起用守望相助编织社区爱心网。
(光明日报北京2月13日电)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