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古蜀文明、三国文化、藏羌彝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四川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四川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的原则,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等17项重点工程,构建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国民教育、宣传普及、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六大体系,系统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延续中华文化根脉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四川探索。
保护利用,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旁,岷江、府河两江汇流形成的三角洲上,工人们在加班加点施工建设。按照计划,项目投资10亿元、建筑规模约5.4万平方米的江口沉银博物馆将于2022年12月竣工。
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出水精美文物5万多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江口沉银博物馆不仅将力求高度还原历史、再现考古现场,还将建设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工程和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标本库等工程,为保存和展出文物、开展科普教育提供最优越的条件。
都江堰放水节现场。何勃摄/光明图片
既抓保护,也促利用——江口沉银博物馆建成后将致力于打造“四川文化旅游新地标”,争取和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形成三足鼎立的文旅新形态。
四川是文物大省,可移动文物数量排名全国第7位,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也十分丰富,拥有2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9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四川把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对三星堆、金沙、四川水利古堰等大遗址保护展示,推动四川石刻石窟、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藏羌彝民族文物等保护利用,加强对濒危文物的抢救性保护,推进老官山汉墓出土天回医简研究保护利用,推动蜀道、古蜀文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川制定出台《四川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实施长征文化线路(四川段)整体保护、川陕苏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名人故居将帅故里保护展示等八项重点工程。
四川实施巴蜀古籍保护计划、巴蜀善本再造计划。经普查,全省古籍藏量位居西部第一、全国前五;累计已有50家单位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古籍保护单位,619种古籍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珍贵古籍名录;省图书馆和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成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省传习所,培养了一批古籍保护专业人才队伍。
成都大力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神韵,来自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说,保护的过程就是经营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关键在于要不断转型、不断创新。发展天府文化,就是要利用成都的历史优势、历史亮点,讲好天府文化的新故事,扩大天府文化的影响力。
研究阐释,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2018年9月,“纪念杨升庵诞辰530周年学术论坛”在他的出生地——现今成都市新都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向论坛提交的100余篇论文,从文学、史学等诸多方面,系统呈现了明代大文豪杨升庵的历史成就及其精神的当代价值。
杨升庵即杨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大家耳熟能详、大气磅礴的《临江仙》,就是出自他之手。
2017年,四川启动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杨升庵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入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随后,新都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升庵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在四川大学挂牌成立“四川省杨慎研究中心”,建立杨慎研究会网站、杨慎专题文献库和升庵文化数据库,着力推动学术研究。
这几年来,新都区搜集、整理、修复了10万余条文献信息、数以千计的古籍文献和遍布全区的遗迹遗存,为进一步推动杨升庵文化学术研究、推动杨升庵精神传承创造了优越条件。
手工绘制的彝族木漆器。雷建摄/光明图片
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是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引领项目。截至目前,四川分两批共评选出20位承载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格和独特气质风范的历史名人,深入挖掘四川历史名人思想文化资源及其当代价值,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人们对家乡的历史名人印象深刻,既有情感,也有兴趣。”谭继和说,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承载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能唤起四川人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自信。以此为突破口,引领带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推进,是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是引领大众认知、推动文化传承的基础。四川始终坚持“立足学术”的原则,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等17项重点工程中,秉承客观、礼敬、科学的态度,为弘扬巴蜀文化、传承中华文脉打牢学术根基。
四川依托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藏羌彝文化研究院等,建立了一批研究机构,引进培养了多支骨干研究队伍,全面系统开展中华文化基本问题和巴蜀文化重大问题的研究阐释,推动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问世——《巴蜀全书》编撰出版精品集萃、珍本善本、联合系列、蜀学丛刊系列图书61种,《巴蜀文化通史》《彝族传世经典》《川剧传统剧目集成》和“巴蜀濒危文化遗产研究”丛书等完成整理出版工作,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国盐文化研究等也逐步形成一定影响力……
“我们发现,只有坚持立足学术,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才能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进行契合时代发展、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阐释,进而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蔡方鹿说。
传承创新,推动传统文化活于民间、传于当代
将顾客提供的图片输入计算机系统,“AI新锦绣”系统随即生成一幅蜀绣纹样设计图,供绣娘刺绣使用,顾客还可通过手机随时关注刺绣进展。按照传统工艺,蜀锦、蜀绣的纹样需画师专门绘制,少则数天,多则数月,而“AI新锦绣”将这一过程缩短至几分钟,风格也更加多样、时尚。
要传承,更要创新。计算机图片处理技术与蜀绣的结合,让传承千年的蜀绣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首届天府文创大赛上,“AI新锦绣”斩获金奖。该技术发明人钟明从事传统手工艺已有17年时间,他表示,研发新技术不仅是应对市场变化的需要,更是希望通过现代化的表达,让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获得新生。
荥经砂器烧制技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建摄/光明图片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1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9项,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7项。在实践工作中,四川坚持“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工作思路,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真正活于民间、传于当代。
2018年冬,大凉山非遗传习体验基地在西昌正式开门迎客。来自凉山州越西县的银饰传承人曲木克底手拿小铁锤,敲打着案板上的银器,向观众展示彝族传统银器制作过程。冬季是西昌的旅游旺季,来基地的游客众多,不时有人询价,他的银饰作品供不应求。
搭建“非遗+扶贫”的平台,让非遗传承人自己去闯市场,不仅展示了大凉山绚丽多彩的非遗技艺和手工作品,也带动了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凉山州建立了大凉山非遗传习体验基地和漆之光、布拖银饰一条街等9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一大批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的同时,成为非遗的坚定保护者和传承人。
这几年,四川大力拓展“非遗+”的深度和广度,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切实发挥非遗传承基地的重要作用。全省陆续推出藏羌环线、香格里拉、蜀道三国、青城峨眉等10多条非遗之旅重点线路。
2020年10月至12月,“2020成都市非遗传承基地学校‘非遗进校园’展示展演竞技交流活动”在成都市20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同步举行。一时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四川车灯、瓷胎竹编等非遗项目在各学校轮番上演,在孩子们热情高涨的展演交流中,人们看到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明天。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9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