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马灯与“红带兵”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马灯与“红带兵”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1-21 03: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薛斌

  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赣江之旁,建于1922年的牛行车站,是南浔铁路的终点站,见证了江西铁路发展的历程;也是南昌起义的一部分,见证了南昌起义的革命斗争。

  2017年,在牛行车站旧址附近,建设起了一座牛行车站和南昌起义展示馆,通过一份份图文资料和一件件实物,回望南昌起义那段峥嵘岁月。

  展示馆里,一位颈系红领带、臂扎白毛巾的“起义军”战士塑像的手中紧握着一个贴了红十字的手电筒,旁边展示着一盏同样贴着红十字的玻璃马灯。讲解员唐钰雯说,这里展陈的是南昌起义部队所使用的武器与装备的复制品,向参观游客再现当年南昌起义打响时在牛行车站战斗的情景。

  南昌起义是在秘密的情况下发动的。为了保证起义能顺利打响,起义的时间确定在夜间进行。当时,敌我双方都隶属于国民革命军,身着一样的军服,如何在夜间准确辨认敌我?为此,起义军以胸前佩戴红色领带,臂扎白毛巾,并在马灯和水壶上贴上红十字作为与敌区分的标识——红色领带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象征一支红色的军队;马灯是夜间照明工具,预示着南昌起义即将照亮中国革命的新方向。

  这些便于携带又醒目的标识,成为八一南昌起义军的标志。由于起义军都佩戴着红领带,所以当时的南昌老百姓都称起义军为“红带兵”。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21日 06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