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流淌的文化记忆 持久的奋进力量——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三明实践(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流淌的文化记忆 持久的奋进力量——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三明实践(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2-19 05: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三明实践

  光明日报记者 王 丹 高建进 邱 玥 罗 旭

  西倚武夷山,东靠戴云山,沙溪河自西向东奔流其间,昼夜不息。

  山河不语,坐看它们孕育的这方土地接连跨入人类历史新纪元,静听渐次响起的石器凿制声、“闽学四贤”诵读声、嘹亮的军号声、建筑工地的轰鸣声,见证古城现新韵、新城拔地起,古今历史相接、多元文化共生。

  这里是三明,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人们在这里的千年古县中追溯先辈南迁的轨迹,在福建第一条重工业产业链落地处探求发展的答案。

  拧开的文化探照灯,穿透深邃时空,留下一代代人追逐“文明”、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剪影。特别是在近20年的“三明时间”里,保留历史、保存文脉实现知与行的并进,发展思路和社会共识正向未来而行。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文化是重要内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征程中,文化是重要支点和重要力量。

  仍处于进行时态的三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样本。站在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三明拿出的答卷自然也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和期待。

  红色回声嘹亮

  数百根通电光纤呈正方形从天花板倾泻而下,站在1米开外看足像一个充满科幻感的时空隧道。穿过密集的光纤带,不难辨识出里面的两个红色数字:11200、76。

  前者是三明参加长征的人数,后者是最终到达陕北的三明红军人数。什么概念呢?基本上每8名参加长征的中央红军中,就有1人来自三明,每3名踏上长征路的福建儿女中,就有1人来自三明。

  2020年11月开始试开放的三明市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参观人数日众。讲解员王莉莉说,这个光纤带是参观者平均停留时间最长的点位。

  三明,是不折不扣的红色土地。“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苏区,这里还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三明苏区人民当时每年筹集‘千担纸、万担粮’和数十万元钱款,被《红色中华》报称作中央苏区‘乌克兰’。”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晓芟说,中央红军自1929年入三明驻扎5年,留下了353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说的这句话,宁化县老干部钟宁平印象深刻。

  “我当时从新闻中看到这句话,脑袋中马上闪现出当时还是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我们宁化革命纪念园调研时的画面。也是在那次调研之后,我们很快领到了省里拨下来的15万纪念馆修缮专用款,给当时无处可放的2000多件珍贵革命文物安了家。”钟宁平说。

  “红色文化的挖掘、传承、弘扬、创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力量源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建宁说,“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这个方向,红色三明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机制,注重实效,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永续苏区精神,在促进发展振兴上下足功夫。

  “60后”钟宁平和“80后”王莉莉见证了“红色三明”这张名片如何被一点点擦亮——

  设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大胆“吃螃蟹”创设省内首部红色文化遗址保护政府规章,通过组织开展“红色历史文化名村”“中央红军村”保护命名工作,让民众也参与其中。“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团正马不停蹄奔跑在路上,他们去到群众中,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宁化县想出了百家小讲坛、座谈小院子等形式,明溪县用起了“村村通”广播、流动小喇叭,清流县则坚持谈身边事、说家常话,化解百姓心里的纠结。

  90年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途经三明时写诗盛赞这里“风展红旗如画”,“90年后的今天,感受着身边的红色文化热潮,好几次我都觉得这个‘名场面’复现了。”王莉莉动情地说。

  “红色三明”是城市名片,也是潜在富矿。清流县林畲镇瞄准青年群众和党员干部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引进客商共同开发“初心小镇”,统一修缮红色遗址,鼓励村民开红嫂饭庄、办红军民宿。林畲镇党委书记黄胜木介绍,项目试运营半年多来已接待1万多人,红色旅游带动了餐饮、住宿消费,“现在留在村里有活儿干、有钱挣咧”。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时隔6年再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仍振聋发聩。创造了“红旗不倒”奇迹的三明人将其朴素地表达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者,都要对得起这片土地上的先辈。”

  历史并没有走远。新的故事正在被书写。

  传统步出深闺

  永安吉山、青水沧海、将乐良地、尤溪双鲤、清流赖坊……在三明,这些景观和名字一样美的传统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云雾缭绕的青山绿水间。

  作为活态文物,这些传统古村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无字的信息写在桂峰村“耕读传家,经史名世”的祖训中,写在赖坊村古民居的脊饰与粉墙上,写在千年大源村的古碑石刻里。它们被作家冯骥才称作“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如此说来,三明的这个箱底儿,不薄。

  不过,这不薄的箱底儿,并没有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做好普查摸清“箱底”、留存影像开展数字化保护、夯实保护责任制度护航……20多年来,三明小心翼翼守护着这些古村落,保护着民族文化绵长的根。

  在尤溪县,已经70岁的吴锡孝不忍看着村里陪伴自己大半生的古民居破败,出资参与拯救老屋5大栋,合2万多平方米,目前仍没有要“收手”的意思。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老屋安全交到下一代人手上”。

  对于三明来说,抢救万寿岩这样的“超大工程”不常有,如何让这些传统古村落走出深闺,让非遗及民间文化化静为动,才是每日都要直面的考验。

  “三明这些年来围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文章,让陈列的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年轻起来,让民间文化与现代生活真正融起来。”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林日上说,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么靠文化就“吃好文化”。

  在泰宁,引入专业文创团队做项目规划,深入挖掘耕读文化并创新营销,昔日“尚书故里”重现荣光,人气和烟火气让文化味更浓;举桥灯、赏梅林戏、观大源傩舞、听上青古乐,“小城过大年”活动搭台,非遗和民俗融入日常,乡愁回来了。

  在尤溪,朱子文化园的打造带动文化新消费,形成文化新业态,兴学重教、循理守礼、忠孝爱亲的朱子家训飞进千家万户,跃然乡规民约上,县域文化由此有机会实现再丰富。

  在宁化,书法教育被作为另一种传承传统、生成文化的抓手。在与客家祖地隔马路相望的宁化县客家学校,每天20分钟的书法课已经雷打不动上了6年。

  宁化县客家学校校长吴华透露,每个学生每周的在校书法课时长为140分钟,加入学校免费书法兴趣班的学生书法课时更长,达220分钟。“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代表,美育如煲汤,急不得燥不得,慢慢熏,总会在一代人的生命中留下痕迹。”吴华说。

  就是在这个只有309名学生且都是客家人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模仿大学选课规则,自主开发出一套名为“客家少年大学”的选修课程,包括客家童谣、客家舞龙、客家美食、客家刺绣等15门子课程。全校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课,以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

  课间操练习穿龙、绕龙、解龙,美食社团“上手”清炒擂茶、种植中草药,童谣课基本用客家话来上……在各种量化标准中都只能称作“小”的学校,在文化传承这件事上,如此不遗余力地做着“大”文章,甚至显得有些“过度认真”。每每遇到这种质疑,代课老师吴清华都说:“守着客家祖地,守着祖宗留下的宝贝,都应该,都值得。”

  “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这句话是指针,是明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说,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其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推动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迈向文化强国的必要前提。

  精神之树常青

  嗓门粗大、一脸黝黑,利落的短发下,皱纹和色斑在无声地向时间诉说。

  54岁的许光园,是小陶镇五一村历史上第一位女支书。20年前,她带着村里的妇女们破天荒集体承包果园,让妇代会不再是“空壳”一个;20年后,又是她力主推进跨村党建,强村带弱村,积极组建家庭旅馆协会,抱团发展对抗疫情冲击。

  闽西北的一座座山,致富路上的一道道坎,没有难住像许光园这样的当家人,也没有拦住像李建生这样的贫困户。在嵩溪镇破败的李家老宅左边,是在当地豆腐皮合作社的扶持下建起的100平方米的新厂房,在老宅的右边,是他在2年前盖起的四层红砖毛坯房,“感恩最困难的时候有人拉一把,不怕苦,攒够钱就再装修一层”。

  百折不挠、硬拼敢干,在许光园们和李建生们身上,有股客家人的“硬劲”,能看到成就“红旗不倒”奇迹的坚韧,映照着奋斗和奉献精神的影子。那些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在这里都能找得到呼应;那些宝贵的精神和文化,在这里都淬炼成了治理资源。

  让抽象的概念落地为具体的实践,让文明沁入城乡各处的血液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话语,赋予了三明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

  自1987年开展“满意在三明”活动以来,三明结合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以切实解决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持续推进教育、医疗、林业等领域的改革,加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建设。“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都浓缩在这12个字里,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三明市委文明办副主任江学富说。

  在石壁镇陈塘村,年轻的志愿者们组织起来,向旅游者讲解红色遗址背后的历史风云和时代变迁。运行未满1年半,在“志愿三明”App上,已有近30万人完成志愿者实名注册,组建了超过3000支志愿服务队伍,平均每天完成近3000个志愿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城市,是温暖的,有根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城市,是蓬勃的,有力量的。

  就在前几日,2019年统计数据发布,三明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系历史上首次。2021年,随着兴泉铁路的开通,宁化、清流、明溪、大田4县将正式接入全国铁路网,三明市将彻底告别有区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兴泉铁路和沙溪河以不同的角度穿三明城而过,汇入闽江和它所滋养的地带,并向更宽阔处不断延伸。跨越千年仍文脉常新,不断筑牢的文化自信,塑造着今人的精神和气质,也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更深沉持久的力量。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9日 02版)

[ 责编:刘洋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