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中国疾控中心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于1982年定名,1983年发现其病原体,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令人堪忧的是,青年学生近年病例呈上升趋势。《全球疫情报告2020》显示,每天约有4500名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约有4100人(47%),约31%为年轻人(15-24岁)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四分之一以上是年轻人(15至24岁) ,艾滋病防治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互联网+’时代,青年防艾需要更为紧密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利用互联网开展艾滋病防治,需要加强政府部门、卫生疾控机构、互联网企业、基金会和各类社会组织的通力合作,加强新知识和新技术学习,建立专业队伍,共同开展工作。”在日前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淡蓝公益专项基金主办的2020“青春零艾滋”活动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这样说。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理事长孙新华表示,号召青年人应主动学习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并把知识用在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实际行动中,以预防艾滋病为契机,培养健康第一、责任在己的卫生意识,加强自身行为约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吕繁从“知识、态度、行为、技能及需求”5个维度指出,青年人群面临着开放的观念与健康知识缺乏、包容与排斥的态度共存等挑战。并从“政府、学校、家庭、媒体、社会组织、个人”的角度,强调各方的责任和合作的重要性,突出“健康优先”的理念。
“互联网及社交软件作为载体平台,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为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推进青年人群全面性教育、开展基于互联网的HIV防治工作成为新环境下艾防工作的重点。”吕繁说。
淡蓝公益专项基金发起人马保力提到,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同时也是更加需要团结协作的一年。希望能够通过淡蓝公益专项基金,携手防艾领域的更多力量,围绕青年艾滋病防治开展更加全面、科学、高效的公益行动。主要包含“三个一百”的“青春无艾计划”,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推出的。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分别控制在0.15%以下和0.2%以下。据了解,“青春无艾计划”主要包括蓝城兄弟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于开展青年人艾滋病防治工作,为100个公益机构提供流量、技术等能力建设支持,向社会征集100个针对青年人的艾滋病防治项目给予经费、技术等全维度支持等三个方面。这是淡蓝公益首次面向全国社区公益组织推出全面系统化的公益支持计划,将为青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和“互联网+HIV”公益模式带来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动。(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