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重庆九龙坡:
共和村奏响“共富曲”
初冬的阳光洒在跳蹬河畔,两岸茂密的植被,树影倒映在河面上。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共和村一片祥和。走进共和村,一栋名为“重庆共和实业公司综合楼”的建筑映入眼帘。共和村党委副书记温平贵说,这栋楼是由村里投资修建的,2009年交付使用后,每年都会给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从2007年开始,共和村将村级集体资产以份额形式量化给全体村民,村民成为“不出钱的股东”,每年都能按“农龄”领份额分红。
共和村1985年开始兴办村级企业,发展集体经济,1994年成为重庆市的“亿元村”,2006年又成为重庆首个开展量化改革并推行股份制模式的村,推进村级集体资产份额量化改革。正是集体资产改革,让共和村每一个普通的村民都成了“股东”。
集体产权改革释放红利
1985年以前,共和村有粮食加工房、粉条加工厂、打铁房和小卖部等4个小型企业和商店,全村年收入不够维持正常工作开支。“那时候村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如何让村民享受集体经济的红利,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温平贵说。
随后村里兴办木竹工艺厂、纺织机械配件厂等,投资两万多平方米的商业门面和工业性厂房。根据形势发展,共和村实施了村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但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客观存在集体资产产权不够清晰,分配机制不够完善等深层次矛盾。
如何化解矛盾?在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共和村村两委按照“农龄折股、股权固化”的方法,逐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我们以1985年集体经济起步为基期年,以‘农龄’为依据,以1人1年按1份计算为原则,将集体资产股权份额量化到村民。”温平贵说。通过采用“集体资产清单化、股权设置股份化、权益分配预算化”的改革办法,共和村成功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拿着“份额证”,村民到年底就能领到分红,相当于“年终奖”。据统计,自2006年共和村实施村级集体资产份额量化改革以来,截至2018年10月,村级原始资产总额从3780万元壮大到3.5亿元,集体资产收益累计向村民分红1652.64万元。丰厚的红利,体现为“股民”们握在手里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旧貌换新颜提升幸福感
曾经的共和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如何改善人居环境?随着共和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村集体有了持续稳定的“财源”,解决了基层组织“无钱办事”的尴尬。同时,股份把村里的未来和每一个村民联结了起来,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让村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变得更强,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发挥。
2019年年底,共和村完成了第四经济合作社的排污、铺路、过道整修等工程。“我们对农民新村、商业门面一条街也进行了完善,改造水电基础设施,改善了投资环境。”温平贵介绍,村集体资产收入逐年增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村子里变化很大,街边过道整洁,垃圾处理得很干净。”五社村民周光容说,“我父母每天会去跳蹬河锻炼身体,跳坝坝舞,环境很舒服。”环境的变化让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也不断增强。村民们参与村公共事务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正在形成。
“我们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对老年群体、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群体提供物质和精神关爱。”温平贵介绍。60岁的村民周光容,逢年过节都会领到村里发放的礼品或红包。他说:“村里年底分红的时候会多给我1300元,我很开心赶上了这样的好时候。”
完善管理机制持续发展
通过30多年的探索发展,共和村的村民富起来了。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共和村如何继续这样的发展势头?为此,村里总结出了一部“共富经”,提炼出要让群众掌握“6权”的持续发展秘诀:共和村村两委领导组建代表会,让“管理权”掌握在群众手中;清产核资,公示三资账,让“占有权”掌握在群众手中;宣传动员,搜集意见书,让“决策权”掌握在群众手中;集中民智,完善分红法,让“分配权”掌握在群众手中;明确原则,颁发份额证,让“收益权”掌握在群众手中;民主公开,组建监督委,让“监督权”掌握在群众手中。
“我们每提出一个项目,都会让村民自己做主,通过签字表决,只有大家都达成共识,我们才会继续投资这个项目。”温平贵说,共和村还组织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建立完善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定完善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章程,为共和村开展独立运营以及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奠定基础。
如今的共和村,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甜,村民们一齐奏响了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共富曲”。
(光明日报记者 李 宏 张国圣)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30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