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化遗产活起来 百姓生活更精彩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化遗产活起来 百姓生活更精彩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0-28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考古遗址公园成为最燃打卡地、博物馆外等候入场的观众排起长龙,这是今年国庆期间不少地方出现的景象;而汉服热遍全国、故宫文创成网红、传统手艺小视频“火出圈”,也早已不是新鲜事。文化遗产成了当下最“时尚”的文化。

  手铲释天书 成果惠民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5000多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然而,文字的历史不够长,无法记录中华文明初始阶段的灿烂。怎么办?“手铲释天书”!

  考古人用手铲在历史的泥土中寻找蛛丝马迹,探寻中华文明的基因。喜讯不断从各地传来:良渚古国的发现与确认,实证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湖北城河遗址的发掘显示,距今5000年前后这里已出现社会分化;陕西石峁遗址是一座始建于4300多年前的大型城址,它的发现被誉为“石破天惊”……

  今秋,金风再次传佳讯: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的发现,初步建立起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在中国海洋文化考古和海洋环境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确认了宫城内最大宫殿建筑,进一步提升了陶寺都邑的性质与内涵,对推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中国等重大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进一步揭示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分层化的总体趋势……考古成果不断填补着文字的缺憾,补齐历史链条上的缺环。

  考古不仅在学术道路上寻寻觅觅,而且在思考如何让公众了解学术成果?如何让学术成果惠及民众?考古人不再关门做学术,而是打开大门,以各种方式亲近公众。建设考古遗址公园、举办展览和讲座、开设考古夏令营、进行公共考古活动……从专家学者的“高处不胜寒”,到走近普通公众,显示出的是考古行业主动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担当。

  10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N9展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小吕同学,差不多把每件展品和介绍都拍下来了。他说自己对考古类展览特别有兴趣,从中不仅能了解不少历史书中没有的知识,而且总能被古人的智慧折服。今年因为疫情,学校封闭管理,错过了一些展。但在网上看到这个“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实在按捺不住,专门请了假来看展。“可惜对面展厅的山西酒务头考古展明天才开展,不然幸福感就爆棚了。”

  传统“活”起来 文物也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5000多年,融合发展、兼容并蓄,中华文化独具风格。文物记录着几千年的民族智慧,是我们了解历史、找寻来路的桥梁。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综艺类节目,一经推出便口碑爆棚,不少人慨叹:原来文物故事也可以这么讲!这种赋予传统文化以时尚活力的节目,成为电视领域的一股清流。《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百心百匠》等一系列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类节目集体走红,深受观众喜爱,掀起了一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以馆藏文物为源泉的文化创意产品,是当前博物馆“文物活起来”的重要形式之一。毋庸置疑,故宫博物院在博物馆文创方面一马当先。2016年,故宫博物院旗舰店在天猫上线,目前粉丝数已达371万,近年来推出的文创产品屡成爆款。但他们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用“数字故宫”的方式让600岁的紫禁城“活起来”。三年前,故宫博物院及故宫社区App上线,将故宫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更为开放和有趣的互动体验,营造一个“故宫式”的线上生活空间。他们设计推出的“数字文物库”,将186万多件藏品一网打尽。文物影像精度极高,可以放大至满屏欣赏细节;而且,文物库有检索功能,用户可以按需检索,遇到感兴趣的文物还可以收藏、分享。“数字文物库”的团队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相信这样一个可以随心遨游的文物库,不仅可以帮助专业人士,而且能激发出广大文博爱好者的灵感,以自己的方式在这样的宝库中玩儿出花样,赏出新意。”

  故宫成为网红的背后,是公众对于个性化、新鲜化的文化诉求。因而,文物不仅要“活”起来,而且要“活”出特色。

  在刚刚落幕的“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挖掘与创作主题大赛”中,“真北全球探索赛之北京中轴线探索”脱颖而出。它突破了文创就是物品的思路局限,设计了一种带有竞赛性质的公益类体育活动,参与者需要寻找中轴线沿线设定的点位,从而在体验北京中轴线的同时,探索中轴线特有的城市记忆。这个创意在比赛中一路人气高涨,成为备受关注的明星项目。

  “文物活起来”并不局限于博物馆内部,这种活力会辐射周边地区。比如随着四川金沙遗址知名度的提高,博物馆周边的商业地产也迅速增值,大量新增居民不断涌入。以金沙元素打造的城市景观、主题地铁、主题酒店、特色美食等持续刺激“金沙片区”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成都新兴的商业经济圈,这种“文物活起来”的升级版,是对“博物馆经济”最好的注脚。

  非遗老手艺 脱贫新动力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调研。他在考察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工夫茶、潮州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称赞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5000多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几千年的记忆,是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更是被放到了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的高度来认识。“作为大国工匠的大徒弟,我骄傲!”说这话的是柯伯聪。他的师傅郑春辉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的传承人,今年初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大国工匠”,“五一”期间还上了《新闻联播》。“我们这种传统手艺人居然能跟那些制造大国重器的人并列,说明国家非常重视非遗,我觉得太幸福了!”朴实的语言说出了手艺人的心声。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施,从设立专项传承经费到建立传习所,从政策倾斜到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还有“非遗进校园”的常态化,非遗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各级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比如,北京市开展非遗名家传艺工程,为雕漆技艺等急需保护的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徒,在传播普及过程中,还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单位作用,编写《榫卯结构》《景泰蓝》等非遗相关的校园教材。

  活态遗产需要活态传承,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是其传承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传统手艺逐渐受到公众关注,像阿木爷爷、李年根师傅、古阿新等一些手艺人借助网络,登上了无限大的舞台。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红,但老手艺成了脱贫新动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老手艺为代表的非遗成为不少地区造福一方百姓的香饽饽。以“非遗+”的形式发展当地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已有了大量成功的案例。截至今年年初,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已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工作,总共设立非遗工坊2310个,带动46.38万人参与就业,让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让过去的历史活起来,坚定国民的文化自信,使百姓的日子活出精彩!”这是考古界的心声。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8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