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光明日报通讯员 谷刚
“小康,你好!”
“文化大篷车”的舞台正中央,剧中人物“吴为国”与其他演员的一声声呐喊,喊出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人民走向小康生活的炽热深情。
日前,由宁夏吴忠市委宣传部策划、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创排的话剧《小康,你好!》在吴忠市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首演。该剧以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朱玉国为原型,讲述朱玉国带领全村村民务实苦干,创建金融扶贫的“盐池模式”,一改“空壳村”的落后面貌,于2016年整村脱贫摘帽、步入小康的真实故事。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旧。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吴忠市把精神扶贫摆在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打造营养丰富的“精神套餐”,唤起贫困群众自强不息的力量,提升精神脱贫“软实力”,变成脱贫致富“硬支撑”,真正实现贫困群众精神和物质同步脱贫。
常补思想之钙,群众脱贫底气更足
9月中旬,青铜峡市小坝镇,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围坐在葡萄架下,以“板凳会”的形式,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幸福生活不是靠嘴说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跷着脚等来的,只有思想上先‘补钙’,脱贫的底气才能足。”先锋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勇用大白话开了场,随后大家围绕脱贫致富,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这种‘接地气’的宣讲学习方式特别好,咱们也乐于接受。”先锋村村民陈永宁说。
吴忠市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以“田间会”“炕头会”等形式,采取巡回式宣讲、阵地式宣讲、菜单式宣讲、网络宣讲、微宣讲等方式,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理论宣讲活动和常态化、分众化百姓宣讲活动,真正把讲理论、讲政策、讲故事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理论宣讲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近年来,吴忠市组建市县乡三级宣讲团,将脱贫典型、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干部等纳入宣讲团,在全市广泛开展“三先开路话脱贫”暨“我的脱贫故事”“我的扶贫故事”“精准扶贫我有责”“我脱贫、我幸福”等基层系列宣讲活动,不断传递出脱贫“好声音”。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宣讲1596场次,受益群众12.3万人次,实现乡村全覆盖。
文化汇聚力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9月18日,旱塬的夜晚月朗星稀,同心县预旺镇南塬村北埫文化大院内人头攒动,几位身着戏服的秦腔爱好者登台献唱,现场一片叫好。
2015年,南塬村村民刘国勇在自家院子里盖起了三间房,自掏腰包购买乐器、服装等,组建了秦腔自乐班、腰鼓队等多支艺术团队。如今,只要锣鼓一响,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吼秦腔、扭秧歌、跳广场舞……村里的“文化味”越来越浓。
吴忠先后建成市级文化大院64个,文化活动广场、乡村大舞台等成为每个村的“标配”。以文化活动的“星星之火”助推文化扶贫的“燎原之势”,借文艺骨干之力打通群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
微电影《李进祯》带观众走进倒在脱贫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微电影《同心》展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感人事迹……吴忠市积极探索“文化+互联网”模式,推出一批优秀微电影作品。目前,吴忠市已连续5年组织开展微电影征集评选活动,并连续承办3届宁夏微电影大赛,先后创作687部优秀微电影,其中,《头羊》获中宣部核心价值观主题优秀微电影奖项。
吴忠市把文化扶贫纳入全市脱贫攻坚整体布局,围绕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鲜活人物和事例,创作出一批优秀文化精品力作,并通过“文艺轻骑兵”形式,不仅将文化的“种子”送下去,也种下去,让群众在欣赏艺术盛宴的同时,了解扶贫政策,激发脱贫动力。
先进典型引领,形成脱贫光荣良好氛围
从包工头到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丁建华带着村民发展养牛产业,走出一条致富路;丁海燕扎根基层帮助贫困村旧貌换新颜,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最美驻村第一书记;第五届吴忠市道德模范李万强,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先后帮助238户贫困户脱了贫……
一个个脱贫攻坚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一段段值得借鉴的脱贫事迹,激励着贫困群众力争上游不落伍,形成了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吴忠市先后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5名、“中国好人”30人、自治区道德模范475名、吴忠市道德模范450名。他们用实际行动温暖了人心、感动了社会,也凝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贫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吴忠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开展志愿服务与推进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精准对接贫困群众需求,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志愿服务队和广大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智与扶志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吴忠市注册志愿者人数27.7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9.6%。
推进教育扶贫,点亮贫困学子希望之灯
吴忠市的盐同红(盐池县、同心县和红寺堡区)集中连片地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上,多年来是国家级贫困县。
3年来,吴忠市的优质学校与盐同红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18所学校组建城乡帮扶一体化发展协作体,并在教师提升、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清单式帮扶,为寒门学子点亮了励志求学的希望之灯。
红寺堡区探索建立以三大保障机制、五项资助模式、七项提升计划为主要内容的“357”教育扶贫模式,改善贫困村办学条件,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面向最薄弱的领域和最贫困的群体,全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
在青铜峡市第六小学的多媒体教室,三年级(二)班的同学们通过互联网与利通区第一小学的学生同上一节数学课。2019年,青铜峡市第六小学挂牌成为利通一小分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让这所农村学校成了家长眼中的“香饽饽”。“过去学校只有19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如今已扩招至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87名。”青铜峡市第六小学校长蒲卫坦言,两地教育一体化,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创新五项资助模式,让贫困家庭孩子绝不输在教育起跑线上;实施乡镇、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控辍保学”责任制,确保6至16周岁适龄儿童无辍学现象。建立“市、县、乡、校、班”五级网络体系,并按照“一校一策”“一生一方”的思路制订计划、精准帮扶,实现了空中课堂全面覆盖、全部覆盖、全天覆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些教育扶贫举措,起到了“走出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效果。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