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蓝天白云映衬新粉刷的院墙,一条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伸向远方。整洁宽敞的道路两旁,农户们的叫卖声与游人的欢笑声、空气里的锣鼓声,汇聚起丰收的喜悦。
今年国庆假期,作为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的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展示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的农村发展新图景。
闫景村地处黄河畔,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是河东大地上农耕文明的重要传承区域。近几十年的农业发展中,闫景村和周边大多数农村一样,把苹果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村里7200亩土地中4400亩种了苹果。但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后,闫景村苹果产业也面临着树木老化、品种单一、销量下滑等问题。
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保障果农的持续、稳定增收?山西农业大学派出专家团队蹲点驻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闫景村量身定制出“果园全面提升”计划,提出用3年时间,通过优系品种筛选及品种调整优化、培肥沃土改良土壤、节水灌溉等技术提升果品品质,同时林下种草缀花提升景观效应,让果园变成既能高产丰产,又有景观效果的新型果园。
果农宁志彪看到山西农大专家详细的改造计划和可观的预期前景后,主动申请加入。在专家团队指导下,宁志彪的果园今年5月完成新品种平接换优改造,预计明年就能实现部分挂果。现在,宁志彪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到果园里,按专家要求严格管护。他相信,有了科技做后盾,果园一定能焕发生机,让好日子一直过下去。
闫景村是山西农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一个示范村。“闫景村项目依托运城市出口水果示范基地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紧密结合万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提出了将闫景村建设成为农林文旅康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先行区,打造成为代表山西省乡村振兴的运城样板。”该项目负责人、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党委书记程刚对闫景村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闫景村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4A级旅游景区李家大院所在地。近年来,闫景村依托李家大院的资源优势,逐步走上了“景村融合”的发展乡村旅游之路,为农民又打开了一扇增收致富之门。今年8月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正式在闫景村落地,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振兴是一道复杂的“综合题”,为了解答好这道题,山西农大专门组建了可以综合施治的“专家医疗队”。程刚介绍,描绘发展蓝图的规划专家王广斌、苹果产业产前产后技术管理专家郝燕燕和王愈、人居环境改善专家武小钢、康养景观与花海产业设计专家杨秀云、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治理体系专家王宇雄和王文昌,分别带领7支团队组成“专家医疗队”。他们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工作,已经为闫景村搭建起了乡村振兴美好图景的“四梁八柱”。
目前,闫景村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建设态势。今年8月建成并开始运营的“花好悦圆”花海产业基地,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观赏留影。8月底完工的示范民宿——闫景九号院,每天前来打卡的游客几乎挤满了小院,大家对这个文艺民宿充满了好奇。国庆期间,示范民宿还带动了村里30多家民宿发展,各家小院游人如织。“在这里不仅能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情趣,还有方便的交通、住宿、饮食,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游客郝景绣离开运城老家已近30年,这次在闫景村,她找回了儿时的记忆与憧憬。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