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中部战区总医院党员突击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记事
江城武汉,洪山脚下,中部战区总医院门诊大楼前的铭文异常醒目: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今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为了拯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位于疫情中心地带的中部战区总医院,抽调2200余名精锐医护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数月后,疫散花开,九省通衢的武汉恢复正常。白衣勇士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间大爱,融进这座英雄的城市,成为永不褪色的记忆。
一月二十二日,中部战区总医院支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疗队医护人员在重症ICU病房内查看患者病情。新华社发(姚尧摄)
危难中的担当
1月4日,呼吸内科收治了一位咳嗽不止、浑身乏力的发热病人。因查不出病原体,患者被转至感染科后病情加重,出现呼吸窘迫症状。
有着34年临床经验的感染科主任医师江晓静深知其中危险,仍坚持亲自对患者实施支气管镜检查,并第一时间将病人的灌洗液送到武汉市第三方检测机构。
“疫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危难关头勇于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部战区总医院快速启动疫情防控预案,成立了专家组、救治组和保障组,加紧筹划准备。
“当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军队医院首先要带头收治病人。”随着疫情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发热患者来院求诊。院长邢文荣一面组织防疫专家搞好医院自身防护,一面要求科室正常开门诊治。
疫情持续恶化。武汉卫健委请求医院派两支医疗队,分别增援武汉肺科医院和第七医院。为了保证医疗救治水平,一批精锐骨干紧急抽组集结,支援地方医院。
“我是党员,我有抗击非典经验,让我去。”53岁的护士长刘孟丽说,命令下达后,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飞往党组织;一个个眼睛布满血丝的党员,在请战书上摁下红手印:“我们是党员,危险岗位就是我们的战位。”
生命挽救生命
把一个个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需要党员医疗骨干冒着生命危险,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博弈。
一位危重病人在转运中出现心衰现象,紧要关头,护士方萍毅然摘下起雾的护目镜进行穿刺。当拭子缓缓插入患者鼻咽深处时,剧烈的咳嗽带起的飞沫,连连喷向不足一尺远的医护人员。
医生方庆刚刚走进病房,得知一名新收治患者的心跳呼吸就要停止,来不及戴正压头套,一边按压患者心脏,一边插管上呼吸机……
一名怀孕35周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当时,患者双肺已严重感染。为了挽救母婴的生命,呼吸、重症ICU、妇产、麻醉、儿科、感控、检验等10余个科室的党员专家参与救治。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令人欣喜的是,母子平安,医护人员均未被病毒感染。
突击队里的战斗队
中部战区总医院抗击疫情的党员突击队里,有一个特殊的战斗队。江晓静、靳桂明、何东初……这些在医疗领域中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的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在抗疫一线贡献着他们的知识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成为抗疫战场上的拳头力量。
大大的黑眼圈、沙哑的声音,医院感染控制科专家靳桂明今年66岁,退休已有6年。疫情之初,患有慢性病的她向医院党委主动请缨:“我参加过抗击非典任务,有20多年的感控经验,疫情防控我来干!”在她的现场指导下,内科楼在48小时内被改造成救治患者的标准病房,为第一时间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随着疫情的扩延,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参与救治。而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变化快,救治“窗口期”短,急需医生快速对症治疗。江晓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编写了简明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何东初带领团队,将科研搬到抗疫战场,第一时间承担国家重点专项课题,结合过去治疗非典、腺病毒的实践经验,开展中西药结合治疗。后来,他的治疗经验被推广到医院的10个病区。
集智攻关,优化医疗方案,实施“一人一策”的精细化治疗……中部战区总医院的专家党员们将治疗关口前移,从用药时机、剂量、方式等方面,对轻症、重症、急症等不同患者实施密切观察,对每名患者、每次用药都进行详细分析,避免病人向危重型转化。
“党员突击队用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中部战区总医院政委卢海波介绍,抗疫过程中,全院发热门诊量达1.3万余人次,新冠肺炎专区累计收治患者831人,治愈出院760人。
(新华社武汉9月19日电 记者贾启龙、黎云)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0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