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刘卫(江苏人民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2002年,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65周年之际,由郭汝瑰和黄玉章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下册)正式出版。该书自面世后,广受军内外专家和读者好评,18年来几乎年年重印。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上下册)
郭汝瑰 黄玉章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一部120万字的严谨的军史著作,受到专家的肯定容易理解,受到市场的追捧则是个意外,是作者和出版社在出书之始没有想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为本书组稿者和编辑者之一,我想从一个出版人的视角,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一,还历史以本来面貌。本书是在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倡议并热情鼓励下开始写作的,从立项到书稿正式出版,历时10个寒暑。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本书执行副主编、著名军史学家田昭林一言以蔽之:“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正是本书最值得一说的地方。
中国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首次全面胜利。由于中国的具体情况,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及其政府领导的军队担负作战任务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担负作战任务的敌后战场。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政治、军事态势的延续、发展造成的,也是中日力量对比和国内不同政治、军事力量消长所决定的,是当时具有中国特点和进步意义的特殊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史学界对敌后战场的叙述和研究较多,对正面战场则很少涉及,基本上是个“禁区”。1980年代以降,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的指引下,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同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样,出现了健康的局面,开始从某些侧面研究和评价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取得了一批成果。但从总体上讲,在已出版的不少关于正面战场的论著和文章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个倾向,即热衷于参照台湾当局公开出版的抗战史籍进行撰写,因此在内容和观点上往往有失偏颇;而台湾的有关著作,特别是官方著作,绝大多数对抗日战争的总体叙述不符史实。这种不符史实不仅表现在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作战的否定和诬蔑,也表现在对正面战场许多战史的肆意篡改。例如在台湾的史书中,甚至坚持抗战的冯玉祥、李宗仁等,也被写成反叛将军。又如人们熟知的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根据当时史料记载,它虽然暂时延缓了日军的进攻——需要指出的是,它最终未能阻止日军西进——但是却淹没了豫、皖、苏3省44个县,淹死89万人,使千百万人无家可归,还造成了连年荒灾的黄泛区。但是在台湾军事历史学家笔下,却写成了“黄河决口成功……非但无任何人员伤亡,即猪狗牛鸡,都随人走避,并无损失”。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则站在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立场,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让事实本身来说话,还历史以本来面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本书编写和审校的人员,既有专门从事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研究的学者,也有曾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国共两党的将领。这就为本书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说服力。
其二,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全面论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专史。在此之前,中国大陆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局部的零星的阶段,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研究著作问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的出版恰逢其时。
本书作者运用历史学和近代军事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再现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史的全过程,既有战役经过和结果,又详尽论述了各战役敌我双方的战略指导、战役部署和部队的行动,非常细化,在许多史实上填补了空白。特别是在各章节之后均有对该战役胜败得失的评析,这对于今人吸取历史经验、认识近代战争的规律,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此外,正面战场作战史的研究,应该突出作为专门史——军事史的特点。一些已经公开出版的这方面论著或文章,由于作者多数不太熟悉军事,因此评述各次战役时,往往偏重于政治的角度而对于军事上的问题有所疏漏。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弥补。
其三,史料翔实,立论公允,很有说服力地回答了正面战场作战史研究中一些重大的问题。例如,关于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问题,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的撤退是否真的实现了蒋介石预定的“以时间换空间”等,作者都提供了很多有力的论证,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看法。但作者并不武断,仍然给人们留下许多思考和启迪空间,让读者得出自己的结论。
正面战场作战史的研究,最困难的是如何把握好分寸。作者在这方面努力做到了立论公允。该书坚持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让事实说话,在评价各个战役的成败得失和功过时,既不擦粉,也不抹黑。真实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尽可能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历史原貌。
为使本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多年的写作时间里,参与工作的军内外学者们不畏劳苦、四处奔波,查阅了国家和地方档案馆的大量原始档案;同时,调阅参考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出版的300余种图书。查找资料只是第一步,作者们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已有的资料仔细甄别,相互印证,去伪存真。据统计,仅定稿后的引文就使用了290多部图书和相关档案,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为做到精益求精,初稿完成后,多次征求军内外史学专家和战役当事人意见,经4次修改,方才定稿。正因为如此,才使本书具有了超出同类书的学术质量和存史价值。
书稿交到出版社后,本书副主编、统稿者田昭林先生又与责任编辑一起,反复切磋、精推细敲,不放过一个疑点,前后磨合了两年。从立项写作到书稿正式出版,历时10个寒暑。正因为如此,才使本书具有了超出同类书的学术质量和存史价值,被誉为最接近真实的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信史。
本书作者们精深的学术功底和严谨、扎实的作风,不仅为所有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为我们出版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榜样。从广大军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对本书赞誉来看,它也为严肃的军事著作如何写作提供了一个范本。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5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