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北京“新冠”清零,19+N功不可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北京“新冠”清零,19+N功不可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9-01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田雅婷

  随着上周1例大连市疫情关联病例和1例境外输入病例治愈从地坛医院康复出院,北京市新冠肺炎在院确诊病例于8月25日全部清零。而这清零的背后,有一支重症救治“特种兵部队”攻坚克难、功不可没。

  8月31日,“北京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题媒体沟通会在地坛医院召开,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与防院感组重症救治分组组长、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主任潘苏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姜良铎,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景院、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莉莉在沟通会上,介绍了19+N重症救治专家组和一线救治团队等重症救治相关情况。

  三方精锐力量通力合作,最大限度提高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治愈率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重症医学对缓解病情、挽留生命至关重要,是降低患者病亡率的关键因素。潘苏彦指出,重症医学介入越早,患者生还的希望越大。

  据介绍,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2月份时,在北京收治的患者中出现了10余例危重病例。为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救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在医疗保障组专门成立重症救治分组。2月16日成立当天,就根据重型特别是危重型的病情特点和救治需要,统筹调配全北京市专家和诊疗力量,立即组建了覆盖重症医学、呼吸、循环、中医、护理等多学科的重症救治专家组,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重症救治精锐团队。管理、专家、一线三方力量通力合作,形成了重症救治“特种兵”,这支队伍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最大限度提高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值得一提的是19+N重症救治专家组和一线救治团队。”潘苏彦介绍说,“19”指的是疫情初期至今,长期参与会诊的19位专家。他们是天坛医院的周建新、蔡卫新,复兴医院的席修明,地坛医院的李昂、刘景院、王宪波,北医三院的马朋林,清华长庚医院的许媛,朝阳医院的孙兵、李文雄、张雪静,友谊医院的段美丽、金艳鸿,安贞医院的侯晓彤,东直门医院的姜良铎、王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景源,东方医院的史利卿,佑安医院的李秀惠。这19位专家各有专长。“N”的含义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随时请其他专业的专家进行会诊。而一线救治团队主要由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和兄弟单位增援队伍组成,一线救治团队根据专家组会诊意见,具体执行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潘苏彦说:“在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我们又请从武汉保卫战撤回的国家级专家组专家协和医院的杜斌、朝阳医院的童朝晖、中医医院的刘清泉、宣武医院的姜利进驻到地坛医院隔离病房,与刘景院团队以及随后加入的协和医院周翔、李尊柱一起,组成了硬核专家组和一线救治团队,这样,中西医联手,精心施救,才取得了新发地聚集性疫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零病亡的不凡战绩。”

  “每日会商会诊、每日筛查、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机制行之有效

  记者了解到,根据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高龄老人多、基础疾病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保障组重症救治分组制定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是每日会商会诊机制。专家组对每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逐一进行会诊分析,精心制定“一人一策”个体化治疗方案。重症救治分组还特别关注“一老一小”两个群体,先后组织儿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等专家与定点医院,共同研究个性化救治方案。

  二是每日筛查机制。组织专家以驻点包干方式对定点医院进行技术支持。作为“重症八仙”之一的童朝晖直接参加了新发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据他介绍,依据前期武汉救治经验,新冠肺炎的部分轻型、普通型患者会演变为重症或危重症,大多数在起病后的第二周。因此,新发地聚集性疫情患者重症救治关口前移,对收治在普通病房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及定期巡查,一旦出现氧合下降趋势或生命体征变化,就第一时间转入ICU。

  三是中西医专家协同作战机制。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定点医院实行中西医双主任查房制度,对收治的90%以上的患者都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危重症患者中,中医药参与率在85%以上,总有效率达到92%以上。作为重症救治专家组中医组组长,姜良铎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参与重症新冠肺炎救治特色做法和显著成效。他介绍说,中医组在国家方案基础上,结合北京气候特点、已确诊患者的症候特点,先后制修订了五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对重型、危重型患者,调动首都国医名师、援鄂国家级中医救治组专家等顶级中医药专家参加会诊。

  四是资源统筹调配保障机制。在强化专家救治力量的同时,集中调配全市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资源。

  医护齐心、医患同心,共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北京奇迹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非常脆弱,除了治疗需要极其精细,对护理的要求也极高。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定点医院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有效模式。

  佑安医院为了克服医护团队来自多家医院、对于工作环境不熟悉等问题,探索出了“一名主帅,双护士长,三方沟通”模式。“护理团队还调整落实到位创新做法,即重症患者三维护理管理模式。”据张莉莉介绍,该模式日常由护士长和护理督导进行管理,夜班设带班组长、每个患者设护理组长1名,一患一组,进行集束化管理策略,精准施护,全面落实“护士长—护理督导—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四级救护。

  “我们不仅想把患者救活,更想把患者救好。”刘景院表示,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死考验”,是“死中求生”的工作,充满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压力巨大。5月13日,北京首例成功脱离ECMO(体外人工膜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从地坛医院康复出院。这位老年患者是北京市第一位成功脱离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这位患者的救治中,充分体现了地坛重症医学科在这次新冠重症患者救治中积极倡导的一个理念,那就是在患者器官功能得到改善后,充分评估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对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朝阳医院重症专家孙兵坚守在佑安医院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一线84天。

  在医护人员和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一位位重症患者逐渐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重症救治工作机制也调整到平战结合模式。潘苏彦强调,此次疫情对北京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来讲是一次大考,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短板和不足,那就是重症救治力量还不能充分满足应急时的需要。目前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已经按照“集中资源、分层设计、优势互补、精准施教”的原则,集中北京市优质重症医学的专家及师资,实施“重症医学五四三二一”计划,即针对重症医学的5个技术难点,选定4所市属医院作为培训基地,为每家医院培训3名医师和3名护理的业务骨干,每人在每家基地轮转2个月,按照统一标准,培养1支随时可以派出的高水平重症医学人才队伍。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1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