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南京:看“四新”行动如何“落地有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南京:看“四新”行动如何“落地有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8-21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时代 新实践·育新机开新局】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高雅晶

  近期,各大城市2020年上半年经济数据集中出炉,全国十强城市座次已悄然发生变化,南京经济总量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当前,我国已进入推动经济运行全面加速、全面激活的新阶段,区域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每座城市都铆足了劲朝前跑,努力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刻画下奋进的足迹。南京能交出这样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不难发现应归功于她以“四新”行动为支撑抢占了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和先机。

  关键词:“新基建” 5G网络建设 城市建设

南京:看“四新”行动如何“落地有声”

  5G网络建设正成为南京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图为南瑞集团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及运行控制实验室场景。李鲁宁摄/光明图片

  1.危中寻机 实施“四新”行动

  非常时期,必当有非常之举。

  4月11日,南京率先发布对冲疫情影响、刺激经济发展的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大行动计划。一手稳健抓疫情防控,一手精准施策谋求经济加快恢复,这不仅是南京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在非常时期、关键时刻担负的使命责任。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回头重新审视南京“四新”行动,这份颇具预见性的地方行动计划既体现了南京对以往发展模式和道路的思考,也展示了南京“勇立潮头、敢闯新路”的智慧和胆识。

  2020开年至今,在经济领域,“新基建”绝对是高频热词。“新基建”概念最早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消费和出口双双降速,使得“新基建”再次获得高度关注。

  “新形势下,我们意识到‘新基建’的‘新’不仅是指向新的基建工程项目,更是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功能再造。”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肖旭光说。今年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着手制定“新基建”行动计划时,将“新基建”项目分为本身直接的基建项目和关联产业项目,致力于实现在拉动自身经济的同时,带动上下游行业投资和增长,从而不断开拓产业发展新资源、新空间。

  随着“新基建”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逐步凸显,人们对加快推动“新基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抱有很高期待。然而,在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仅凭“新基建”也无法拉动南京整体经济增长进入正常轨道,难以有效推动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由此,聚力提质扩容、注重补链强链、凸出品质生活的“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与“新基建”强强联合,南京“四新”行动应运而生。

南京:看“四新”行动如何“落地有声”

5月8日,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资料图片

  2.拳拳到肉 拿出硬核姿态

  计划3年完成“新基建”及关联产业投资3000亿元以上,新增关联产业载体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试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近1.8万字的行动计划,抛出906个“四新”项目,一串串夺人眼球的数字,一项项精准定位的投资,引发了各方关注和讨论。

  这套政策“组合拳”,听起来惠民利企、振奋人心,实施起来却也不易,一旦推进缓慢、落实不力,很容易变为新瓶装旧酒、简单搞拼接,最终沦为一场政策“秀”。因此,让“组合拳”拳拳到肉,落细落实是关键。

  4月13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专题调度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工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四新”行动指挥部,下设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个推进办,各板块相应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工作推进和督查落实。

  “四新”行动计划从发布到专班推进,仅用时两天,完全拿出了“开局即奔跑、起步即冲刺”的状态。

  为全力以赴推进实施“四新”行动,南京市委、市政府面向全市11个区和江北新区,实行周反馈、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制度,并将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市对区综合考核和机关绩效考核、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以期进一步促进各区锚定目标,铆足干劲。

  谈观摩体会,报推进情况,列项目计划,找工作差距,提具体要求……4月以来,每月定期的观摩调度格外“催人奋进”。由南京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带队,组织各区委区政府、市相关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奔赴两个区观摩相关项目推进现场,同时公布全市完成进度和各板块开展情况。

  “从各板块推进情况看,全市市级重大项目投资完成进度方面,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5%)的有雨花台区(32.7%)、浦口区(27.6%)等8个区,未达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栖霞区(12.2%)、建邺区(14.7%)等4个区……”在4月26日首次观摩点评会上,一剂“猛药”让各区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加浓厚。

  3个多月来,各区持续以项目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考核为倒逼,紧盯实物量、价值量抓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复苏、消费回升都按下了“快进键”。据悉,上半年南京全市370个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20.3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4.9%,顺利完成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开工率90%的目标。全市12个板块市级重大项目投资进度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5个板块市级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100%。

南京:看“四新”行动如何“落地有声”

图为南京市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外景。资料图片

  3.只争朝夕 抢占发展先机

  近段时间以来,“四新”行动雷厉风行的密集动作,刷新了南京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低调、内敛的印象,让这座古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作为南京布局“新基建”的重要一环,5G网络建设这一先手基础项目成绩亮眼,成了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

  “南京5G基站建设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肖旭光介绍,据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的通报,南京一季度5G基站建设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实现弯道超车,“四新”行动计划发布后,“新基建”推进办公室立即将5G基站建设纳入市对区考核,制定考核办法监测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5G基站建设数量5499个,超额完成10.3%,累计共建设开通1.2万个,总量占全省1/3,居全省领先位置,已初步实现对主行政区、重要板块以及核心商圈的连续覆盖。

  “5G作为万物互联的通用型技术,与电力行业的融合,可以凭借5G高宽带、低时延、大容量等特性,实现机器人巡检、AR/VR巡检、配电自动化等各种业务场景,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据南瑞集团电力5G融合创新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刘金锁介绍,实验室积极布局5G电力应用产业链,研制的多款室内、室外工业级5G通信终端设备样机计划于9月份量产。

  傍晚时分,来到南京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夜经济”地标之一夫子庙步行街,十里风光带再次灯火璀璨,街上人头攒动,许多传统美食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队。此外,随着步行街5G信号全覆盖,网红直播间5G现场带货也成了街区线上消费新宠。

  作为扩大消费、促进消费升级的手段之一,“夜经济”逐渐被各地政府寄予厚望。南京市市长韩立明说:“对于南京来说,培育‘夜经济’不仅仅事关消费升级、拉动内需,它还与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人文特色紧密关联。”

  日前,夫子庙步行街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代表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弘阳广场双街作为“江苏首个夜经济示范街区”正式开幕……南京正以打造20个重点夜间经济集聚区为契机积极复制推广示范街区的改造提升经验做法,推动全市商业街区提档升级,以更大力度打造彰显南京文化特色的城市品牌,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离开充满烟火气的街区,走进汇聚众多高端技术人才的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浓浓的硬核科技气息扑面而来。当前,“新产业”行动计划正是依托“4+4+1”主导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其中的“1”指的就是“未来产业”。

  “传统网络里流量的管控能力很弱,有些关键流量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实验室未来网络中心副主任张晨说,“而在未来网络里,这些问题可以解决,甚至可以按需定制。”

  未来的网络,需要“未来”的操作系统。据了解,实验室科研团队面向“网络2030”发展愿景,发布了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CNOS)重大成果,是全球首个成功在400多个城市1100多个节点的大规模骨干网中稳定运行3年以上的大网操作系统。今年上半年,团队正稳步推进该成果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新型城域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场景中的应用。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1日 05版)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