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8-14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扎根基层教书育人二十年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世斌

  2014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对他们的选择和坚守、奋斗和奉献给予肯定,勉励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是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在2014年初经光明日报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这个群体先后获得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群体·敬业奉献好人集体”、光明日报社与央视“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支教团体”、河北省“三八”红旗集体、团中央“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称号。

  今年4月,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燕赵楷模”称号。近日,记者再次走近这一群体,发现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的毕业生已从2013年的97人发展到170多人。

  选择支教是为了理想

  在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上,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毕业生、新疆且末姑娘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总决赛。比赛中,她一次次把自己的老师——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在新疆且末县教书育人的故事带上央视舞台。面对亿万电视观众,她深情地说:“我的家乡且末县环境恶劣,但来支教的老师们却在这里扎下根。他们无怨无悔,用智慧和汗水,用青春和梦想浇灌着像一丛丛‘小红柳’一样的学生。而我,就是‘小红柳’中的一员,所以我更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支教的意义和价值。”

  “今天,我为了理想而奔波了一天:去新疆且末二中任教。”保定学院毕业生侯朝茹在2000年3月29日的日记中是这样记录的。那一年新疆且末县教育局到内地招聘教师,保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竟有200多人报名,这给了他们惊喜和感动,并把招聘名额增加到15个。对这些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机会其实很多,许多学生已经取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他们义无反顾选择且末,只是为了一句话:那里的孩子更需要老师。

  现任新疆且末县委党校教师的苏普,即将奔赴西部时母亲去世了。看着心力交瘁的父亲,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那一刻他也曾犹豫,但最终还是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在写给母校的信中他这样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刚入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新生看了一部电视片《丹心》。电视片中,二师学生贾良图1931年冬为贫苦孩子上课的情节让我记忆深刻。我是在七六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入党的,如果说‘启钥民智’是当时先辈们的理想追求,那么服务西部就是现在我们这一代应有的担当。”

  2018年初到阿里时,刘齐觉得没有传说中那么苦,和早期建设者们没水没电的日子相比,现在的困难和挑战不算什么。他觉得既然改变不了海拔,就把缺氧不缺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刘齐还记得有一次到福利院慰问,他问一个孩子:“你的愿望是什么?”孩子说:“走出大山,考上内地的学校。再回来,改变这里。”孩子身体瘦小但眼神无比笃定。那一刻,刘齐更坚定了服务阿里的信念。两年服务期满时,刘齐毅然选择继续留在西藏工作。

  新疆且末、和静、喀什、生产建设兵团,西藏日喀则、阿里、拉萨,重庆合川、大足,四川平昌、洪雅,贵州松桃,陕西延川……到2020年,保定学院已有170余名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基层工作,他们说,是西部让我们和祖国连得更紧,是梦想让我们的脚步更远。

  艰苦却努力生长 缺氧但全力绽放

  挺拔的胡杨不仅昭示出生命的顽强,更为人们指引着向上的力量。

  2003年8月,黄淑荣和她的几位同学到达新疆和静后立刻全力以赴投入到教学中,白天认真备课、批改作业、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晚自习进班辅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他们成了同事们眼中最敬业的年轻人。3年后,他们刷新了和静高级中学的高考纪录。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几个年轻教师相拥而泣,朝着家乡的方向大喊:“我们做到了!”

  艰苦却努力生长,缺氧但全力绽放,这或许是高山雪莲最为珍贵的地方。

  魏志英2002年到西藏后,在江孜县第一中学任教。她深知,当一名好老师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和高昂的学习热情,才能把课常讲常新,为学生开拓视野、引导方向。她一边工作一边刻苦自学,于201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后,她又义无反顾地回到西藏工作,现任教于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她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司会平2003年到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教书,至今已带了5届毕业生,2011年、2014年高考升学率达100%,获得了日喀则地区“教学能手”“汉语教学带头人”和国家级骨干教师等荣誉。她用学校给的奖励设立了“格桑花助学金”,资助班里家境困难、学习努力的孩子。她说:“希望自己种下的格桑花种子,在青藏高原开出更多娇艳的花朵,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就是将自己的青春站成一棵棵胡杨,绽放成一朵朵雪莲,把祖国的西部装点得更加美丽。

  深深融入西部土地

  赵艳菊一直记得当年父亲鼓励她的话:“想去新疆就去吧。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大西北,这是光荣的事儿,我们支持你!”在她的影响下,弟弟赵国宝2005年从保定学院毕业后也到了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2009年,年近七旬的父母为了让姐弟俩安心工作,毅然卖掉了河北容城老家的房子,举家迁到新疆。

  周正国的妻子刘庆霞也是保定学院的毕业生,当年为了周正国辞掉内地的正式工作奔赴新疆,通过考试后被分在距离且末上千公里的北疆塔城教书。相距遥远,再加上周正国每年都带毕业班,所以孩子出生时他都没有在妻子身边,直到孩子8个月大他才见了第一面。以后的几年夫妻二人各守一方,聚少离多,以至于孩子见了戴眼镜的人就追着人家喊“爸爸”。

  20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一个个长大,他们大多乡音未改,一开口却习惯说“我们且末”,习惯了吃抓饭、拌面、烤馕。他们已经成为地道的且末人,他们把自己深深融入了这片土地。

  自从2017年站在且末的讲台上,90后的孙彤彤就深知身上肩负的责任。学历史专业的她注重将历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结合每个孩子的思想动态和个人发展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孙彤彤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们很快喜欢上了她的历史课。她所带的三个班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位列同年级前三名。

  “此心安处是吾乡”,孙彤彤这样定义自己到西部的选择。他们将青春的坐标稳稳扎在了这座西部小城。

  形成“团根聚生”效应

  从2000年护送第一批去新疆任教的15名学生开始,保定学院就以母校的视角关注、关心和记录着西部支教毕业生的成长。20年来,构建了学校、家庭、毕业生、支教单位四位一体的沟通服务机制,全力为西部支教毕业生做好思想引领、业务指导、心理疏导、生活服务、家庭困难救助、社会援助、与当地政府协调联动等七项基础保障。

  2015年由校领导带队,对所有西部支教毕业生进行“大家访”,到他们的家中看望其家人。协调中国人寿保定分公司为每名西部支教毕业生捐赠价值130万元的保险。保定市还拨付50万元设立“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专项补助资金”,对西部基层支教毕业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给予切实帮助。这些做法不仅助力西部支教毕业生扎根边疆、幸福工作,而且使这个群体始终以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为荣,以家乡母校为骄傲。

  为了深入践行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嘱托,弘扬传承西部支教精神,教育引导更多大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建功立业,保定学院与河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共同组织了“回信指引援疆路 支教激励追梦人”系列活动,募集图书11万册运抵且末,援建了保定学院援疆支教图书馆。受教育部委托,保定学院连续两年选派120余名优秀实习教师赴疆支教,2020年又有11名毕业生分赴新疆、广西服务西部工作,20年来,一批批奔赴西部基层地区的保定学院毕业生形成了“团根聚生”效应。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4日 01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