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5-07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苏雁 唐一歌

  编者按

  日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最后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愈,湖北省和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实现清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大学多所附属医院成为战疫的重要阵地,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愈付出了艰辛努力。

  而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中医药成为抗疫利器。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在90%以上。轻症治疗和恢复期治疗中医药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实行中西医结合,有效缓解病情发展。中医学科发展和中医药人才培养,也成为社会关注话题。

  本期光明视野邀请武汉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三所“双一流”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医科建设和中医学科发展展开讨论。

  本期嘉宾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谷晓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程 纯

  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医学部部长 唐其柱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2月25日,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朱莹(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戴飞跃(中)为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号脉。新华社发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3月19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内蒙古医疗队队员为新冠肺炎患者按摩穴位。新华社发

  以“中医+”带动复合人才培养

  谷晓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批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成为这场战役的主力军。疫情集中检验了我国的医学教育,也彰显了我国医学的独特优势——中西医协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关于中医医科建设、中医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4月21日,湖北省中医院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新华社发

  中西医结合的救治潜力仍待挖掘

  在肯定医学教育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医务人员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中西医结合的救治能力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中,无论是在临床医学、护理学还是中医学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的培养占比较小。二是全科医师应发挥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不够。三是在新发疾病面前,中医药具有显著优势,但西医医务人员在教育阶段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的学习较少,对中医药的运用能力没有达到熟悉的程度。四是中医药在危急重症救治工作中参与度不够高、介入不够早。这与中医医务人员在急救方面能力不足有关。此外,中西医临床的新型仪器设备尚未充分应用于预防、救治、康复的全过程。

  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

  回顾历史,中医药在对抗传染病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有效的防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临床综合体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用疗效再次体现了它作为中华民族宝贵财富的重要价值。运用中医药的综合干预,较没有运用中医药综合干预的临床疗效有明显优势。特别是60岁以上患者治愈比例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一人一方”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发挥了多靶点干预的治疗优势。此外,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为阴性,但还需要持续的中医干预和心理康复。除了中药处方和适宜技术以外,还有膳食指导、情志疗法等。中医药在病前预防、病中治疗、病后康复等方面具有系统性优势,与健康中国战略中“服务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理念极为契合。

  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离不开预防医学与临床救治中西医协同,也离不开卫生管理等多学科、多系统齐心协作。医学学科的发展,既需要独立性与精细化,又需要交叉融合。

  回顾此次抗疫过程,在疫情初期,人们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医擅长预防、轻症治疗,西医擅长重症、危重症治疗的层面。后来,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国家中医医疗队将中医药应用到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取得了显著疗效。面对患者,中西医同道只求最快、最好解除患者的病痛,优势互补,协同救治。疫情之后,医科作为大学科,关乎大民生和大战略,医科的顶层设计与建设,更当统筹协调,协同共进。

  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学科、课程之间还存在明显边界,缺乏有效的交叉融合。对于中西医来说,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学科体系也并不完全相通,仍然存在壁垒。其实,不论中医还是西医,目标和宗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不分中西的“未来医学”。以传染病为例,就是要以“守正创新”为指导思想,围绕传染病的预防、预警、诊断、辨证、治疗、康复等,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临床应用。要在温病、伤寒等中医经典理论思维指导下,结合呼吸、急症、消化、危重症等临床各科,运用循证医学、精准医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防范传染病蔓延。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以创新为动力,促进跨界融合,搭建“医—教—研—产”创新学术平台。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

  在医学教育领域,要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有限的学制年限内,实现高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同时,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为学生多元发展成才提供平台。

  此外,要积极开展“中医+”和“+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探索通过中西医、理工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整合式教育体系,追求守正中医思维、规范临床诊疗技能、融合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健康中国提供人才保障。

  中医药国际化仍然任重道远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许多国家也开始借鉴中国经验,其中包括使用中药治疗新冠。中医药代表“中国智慧”走出国门,为中医药更好地服务全人类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机会。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仍然有很多短板需要努力弥补。

  下一步,要加强中医药国际传播与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充分挖掘“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技术传播潜能,才能全面支持中医药走向国际,更好地服务全人类健康需求。

  重构学科体系,提升人的全面健康品质

  唐其柱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肆虐全球。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产生深远影响,也让我们意识到,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个人最大的财富,而医学发展和医学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兴衰。总结抗疫经历,我谈几点浅见。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4月15日,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工作人员展示中药香囊。徐慧摄/光明图片

  兼顾重大疫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

  眼下,全民的注意力都聚集在新冠肺炎疫情上。但作为医学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正同时受到重大传染病疫情频发和重大慢性非传染病的双重威胁。面对突发重大疫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严加防控,把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竭尽全力挽救生命。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重大慢性非传染病对我们的生命威胁并没有减弱。一方面,有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病死率显著增加;另一方面,疫情中的感染风险和疫情防控的医疗资源调集,导致常规医疗功能减弱,引发主要慢性非传染病的病死率增加,即“次生灾害”。

  医学学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做出全新调整。未来的医科建设必须兼顾重大疫情防控、重大慢性非传染病防控、人的全面健康品质和生存寿命提升等多方面内容。

  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医疗技术创新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发展本身对多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部现代医学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多学科和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史。从16世纪巴累引入解剖学和结扎止血改革外科,到今天的CT、磁共振、腔镜、机器人手术、质子重离子、高通量测序在临床的应用,都显示了多学科和新技术发展对医学的促进作用。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医学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因此,医科的发展战略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广泛吸纳和应用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人文社科等相关理论,加快医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

  聚焦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补短板强弱项

  对照我国目前学科分类方法和标准会发现,这些分类方法和标准已经无法完全涵盖医学学科体系所面对的新的重大挑战和要求。我们应围绕“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一核心问题,构建新的医学学科体系,涵盖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全人类,从治疗到预防、从常发到突发,从生存到生活,从长期到长寿的方方面面。

  未来医科学科体系应在既往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对有些领域拓展延伸、有些领域收缩扬弃。如生物安全和应急医学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备受关注,其研究和服务对象在于人群,但也直接关系到个体甚至人类生存,必须拓展深挖,补短板、强弱项成为“新医科”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如心理社会肿瘤学,涉及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目前癌症尚不能根治的情况下,大量病人带瘤生存,需要长期照料和心理关怀,这些应作为医科学科体系的延伸。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深切感受到,学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科学实践,在于解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重大科学问题。我们在一周内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离得到病毒毒株,及时向全球共享;分阶段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这充分显示了医学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学科价值,有效推动和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所以,“新医科”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创新潜能,不断推动学科发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医学事业执着前行

  医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宽广雄厚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基本技能、敢于担当健康中国建设大任的医学拔尖人才。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深切感受到,对医学事业的执着和知识面的宽广对一个卓越医学人才的成长极为重要。纵观医学发展史,许多取得卓越成就的医学大家都是用一生执着一事,坚持攻克疾病,不畏困难、默默耕耘,谦虚厚德、仁心仁术,最后取得成功。此次疫情中,早期正常的分科医疗秩序被打乱后,很多非呼吸内科或感染科的医生也参与救治,宽广的知识面使他们能迅速转换专科医生的角色和技能,很快胜任了新的使命。

  抗疫经验助推中医药教育守正创新

  程纯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抗疫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中医药使用覆盖率达到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在90%以上。

  中医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防治,总体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力量编成上实现中西医并重,在中国近现代抗疫史上首次大范围有组织早期干预,首次全面接管一个医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区,首次中西医联合巡诊查房,首次深度介入危重型患者救治;二是在防控方式上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方携手,打出漂亮的组合拳;三是在防治方法上体现中西药并用,临床筛选出的有明显疗效的包括磷酸氯喹、法匹拉韦以及中医药“三药三方”等主打药品,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我国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彰显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医药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的答卷,给我们在新时代加强“新医科”建设,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实验舱里做检验。新华社发

  遵循发展规律,把握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总定向

  中医药高等教育加强“新医科”建设,要做到三个新:一是发展理念新。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健康时代需求和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针对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疾病谱和群众健康需求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威胁等,健全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专业布局新。围绕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前瞻布局、延伸专业上下游。在新冠肺炎防控中,中医药几千年来防治疫病的理论和经验得到了整理、运用和检验,未来在专业的设置上要进一步拓展,同时进一步在中西医结合基础及临床、“人工智能+中医药”等领域进行探索。

  三是培养方案新。传承中医药最根本的任务是彰显中医原创思维,培养具有中医文化自信、善用中医方法解决临床问题的中医药人才。传承中医药学的“文化基因”是根本,融汇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构建复合创新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是途径,必须要大力强化中医经典的学习,同时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的活态传承。

  坚守疗效硬道理,提升服务临床能力

  事实胜于雄辩,中医科学性、中医药魅力充分体现在临床疗效中。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从前线“逆行”到后方“汇智”,中医药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医产学研全线联动。93岁高龄的首届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周仲瑛亲率团队,针对新冠肺炎病因病机、选方用药开展应急专项研究,为制定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部分提供参考,也为江苏省中医药抗疫提供权威指导。由南京中医药大学11所附属医院承接的“苏六病区”,在江夏方舱医院里收治患者最多、病种最复杂、诊治疗程最短,患者零死亡、零转重,医护人员零感染。中医药在抗疫中交出的亮眼成绩单,为中医药学术赢得了认可与尊重。

  “新医科”建设要把服务临床能力提升作为主攻方向,探索构建科学问题由临床提出、科研设计向临床展开、数据样本由临床提供、研究成果在临床检验的跨学科创新研究机制,围绕重大疾病进行集成联合攻关。中医中药在此次抗疫中的运用,提示我们,未来中医药临床研究,要更加关注循证医学证据。

  坚持创新性发展,形成开放协同发展大格局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医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必须要有开放办学的理念、整合协同的方法,向现代科学开放、向国际开放,医教研协同、政产学研协同。

  在现代语境中,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需要深刻阐发其科学内涵与作用机制。比如,适用于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的“清肺排毒汤”,由《伤寒论》4个中医经典方剂整合而成。在其研发使用过程中,专家们对其物质基础、化学成分、潜在靶点、作用机制等进行研究证明,能有效抑制内毒素的产生,避免或者延缓炎症风暴的发生。这个案例启发我们,综合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现代科技手段,是“新医科”建设的重点任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进一步增强对标意识、责任意识,努力推动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07日 07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