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光明日报评论员
50年前的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年后的今天,当初用“土”办法把“东方红一号”送进太空的年轻人早已白发苍苍,但他们曾经创造的那颗星还在飞行,他们付出整个青春甚至生命拱卫的事业正蒸蒸日上,与以往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有人说,如果将“东方红一号”升空算作起点,将航天在这之后中国的50年压缩成50分钟,那一定是一部高潮迭起的大片。1988年,风云一号A星发射,拉开中国气象卫星系列的大幕;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顺利升空,中国航天员首次叩访太空;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准确入轨,千年奔月梦圆;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在几十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50年,时间勾勒的年轮历历在目,精神铸就的航道也清晰可见。在中国航天的发展长河中,群星闪耀。是他们,一手缔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事业。也是他们,留下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高度评价:“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
在这项前仆后继的伟大事业中,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坚持高远的境界和操守,筚路蓝缕、攻坚克难,他们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和不断丰富的精神内涵,早已融入航天人的血液,塑造着新的一代代航天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每一个词语背后都是让人心潮澎湃、忍不住泪目的故事。一直以来,总有人在问“中国航天为什么能”,而答案就藏在那几十个字中。历史峰回路转,但这些无形的东西贯穿岁月,一脉相承。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过去,我们凭借一股子硬气步步挺进太空,未来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代航天人要稳稳接过前辈手中的火炬,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以自信和坚定的步伐拥抱星辰大海,迈向航天强国。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25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