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编者按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文章强调,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研究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高校迅速集结科研力量,展开技术攻关,推出一系列硬核产品,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期光明视野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三所“双一流”大学的校长,继续讲述科技战疫、国际合作战疫中的高校担当。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研发团队正在进行疫苗研制实验。光明图片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大学迅速反应、广泛动员、积极行动,充分聚合文理工医多学科力量,发挥华西医学科研优势,以学科交叉、医工融合为抓手,以产学研结合为路径,启动了多批次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应急攻关科研项目。迄今,我校已承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共56项,涉及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流行病学、检验检测、临床防护、病毒病原学、社区管理、心理干预、决策咨询等多学科领域。我校先后派出五批援鄂医疗队共计222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3月11日派出医疗专家赴意大利援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3月12日向格鲁吉亚捐赠恒温扩增核酸分析仪和检测试剂盒,为抗击疫情积极贡献力量。
在临床救治及疫苗研发方面,我校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联合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进行协同攻关,研发的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已开展动物实验。我校华西医院在全国首创、国际首次研发出的“5G+远程CT扫描操作系统”,标志着远程医疗由传统的“会诊”模式逐渐过渡到“实操”模式。运用该技术,华西医院李真林教授团队已为四川甘孜州人民医院、湖北黄冈黄州总院方舱医院以及重庆三峡医院等远程诊疗新冠肺炎病例100余例。华西医院还与相关科技企业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联合研发出“肺部多病变AI筛查系统”,迅速、高效地对患者胸部CT影像做出分析,实现秒级筛查新冠肺炎,并对新冠肺炎患者不同时期的胸部CT特征做出定量分析和对比,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进展预测。
在检测技术及产品方面,我校华西医院应斌武教授、柯博文教授和耿佳教授攻关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共同研发了基于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IgG/IgM抗体联合检测试剂”。该试剂盒无需对样本进行特殊处理,无须仪器,使用1滴血清/血浆可在10分钟内完成全部检测。该产品已获国家药监局应急医疗器械审批批准和欧盟CE认证,取得了进入欧盟市场的资质。该试剂盒实现每日量产超过20万人份,能将投放到全球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李兰娟院士指导下,华西医院还联合清华大学和相关企业共同研发了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内的“呼吸道病毒(6种)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1.5小时内便可一次性检测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常见病毒,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第2批新型冠状病毒应急医疗器械审批批准。目前已经实现每日量产超过20万人份,应用到了国内和国际抗疫一线。我校张林教授、吴刚教授团队成功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生物监测与智能筛查系统”。该系统可为疾控监管机构提供疫情排查和疫情监控预警的公共卫生管理平台,可实现自我检测、检测结果自动上传、自动识别疑似病人、疑似病人自我定位、疑似病人持续追踪等功能,利于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早隔离,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救治成本和社会经济损失。
我校科研团队与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防疫精准管控”系统。该系统搭载“三维人脸识别”技术,以立体建模的方式进行动态分析,不仅能识别出面部戴口罩人员,还能同步采集被识别对象的人脸体温数据,可以根据复杂需求设定管理控制权限,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多个单位投入一线防控应用,解决了登记出入信息效率低、指纹打卡触摸多、戴着口罩无法识别身份、近距离测温接触风险大等方面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及医疗救治是一次对中国医学领域科研攻关工作的全面检验,科技抗疫的实践证明,要想大力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科研攻关,必须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尤其医工结合,必须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的并重,必须注重预防医学和中医药科研及技术储备水平的提升。同时,要加强培养更多潜心在医学领域做真科研、真学术、真贡献的年轻科学家,着力推进医学领域“从0到1”基础研究,不断完善医学领域科研评价体系,让医学领域科研人员真正回归医学科研本质。
为大力推进医工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医学科研水平,我校已启动了医工融合“一平台三中心”建设,即着力建设“5G医学转化服务平台”和“医学+信息”“医学+制造”以及“医学+材料”三个交叉研究中心。下一步,我校将不断探索完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激励机制,继续发挥多学科优势和交叉创新团队优势,通过实施“医学+”“信息+”双引擎交叉行动计划,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提升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贡献川大智慧和力量。
(作者:李言荣,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李晓东、周世祥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9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