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蔡闯
4月8日凌晨,滚滚长江穿过解封的武汉,东流入海。
此时,长江上游的青海、西藏正冰消雪融,涓滴成流。而下游的江苏、上海,早已春风十里,姹紫嫣红开遍。
武汉又被称为江城,面对长江,最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封城之初,长江两岸霜风凄紧,灯火稀疏。江上水流缓滞,少见行船。渐渐,几座江桥附近亮起来了。“武汉加油”“中国必胜”等灯光大字与黄鹤楼灯光相映,让这座巍然屹立的城市显示出顽强和坚忍。
4月7日,武汉城市上空朝霞满天。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鹦鹉洲长江大桥上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记者季春红摄
如今,沿江灯火终于灿烂一片。长江、汉江二十多公里的江滩上大放光明,连缀起整座城市的骄傲。江水拍岸,簇拥团团灯火直入天际,为即将到来的黎明日出暖场。
3月25日,武汉117条公交路线恢复运营。在武汉公交集团光谷公司场站里,一辆整洁的公交车准时出发。李舸摄/光明图片
3月22日,志愿者何弘图(前)、林雨晴(后)在武汉国际广场武商超级生活馆内,为社区居民代购生活物品。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记者季春红摄
3月25日,武鄂高速龚家岭站进入武汉道口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在等候信息查验及体温监测。梅涛摄/光明图片
4月4日,70岁的白玉良在江滩公园舞起了关公大刀。老人家说,疫情发生后,他和全家响应政府号召,一直居家隔离。现在形势好转了,市内很多公园也陆续开放,自己终于可以到户外看一看美丽的春景,到熟悉的江滩边练习从小就喜欢的武术。3月23日,武汉市管三地江滩园区复园,两江四堤八林带从“暂停”走向“重启”。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记者季春红摄
3月20日,武汉天河机场,江西省援鄂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喻杰展示返程机票。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记者季春红摄
几小时后,长江上的轮渡即将复航,天河机场飞往三亚的航班就要起飞,武汉火车站始发的G431次列车将准时发车开往南宁东站。逐渐恢复的秩序与节奏,为人们带来切实的安抚与慰藉。
即从巴峡穿巫峡,直下襄阳向洛阳!
武汉回来了。
武汉苏醒,标志着中国抗击疫情主战场又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作为最前沿,武汉为全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全球抗疫赢得最可宝贵的时间,树立了不可或缺的信心。
正是龙虾上市时节。3月31日,武汉市江夏区法泗街道三合村村民在分拣龙虾。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记者季春红摄
4月5日,武汉东湖绿道上,一位小朋友在练习轮滑。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记者季春红摄
4月4日,武汉高铁动车段存车线上停满了整装待发的动车组列车。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记者季春红摄
从历史的角度看,武汉封城的76个日夜只是弹指一挥间,但这个瞬间必然永载史册。这是武汉的大考,中国的大考,也是世界的大考。
疫情之下,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措施,宣示着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思考。直到今天,科学家们还在对疫情做着猜想和假设,寻找不同的应对方案。
在一切的不确定中,武汉挺过来了,把这样一份中国方案毫无保留地向全世界铺陈,其中的意义,只有人民和时间才能做出完整、清晰的评判,就如同眼前的江水,流贯千载,思接古今。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江水又东,生活永不停顿。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8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