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李 慧
三月的江南大地生机盎然,干部群众与春天同行,齐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行曲。乡间田野上,农民们正在修渠育苗,抢抓农时忙春耕;扶贫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开足马力复工生产;扶贫种养基地内种植采摘,员工往来穿梭辛勤劳作……在湖南省浏阳市金刚镇,到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一批批扶贫产业项目在“疫”线快马突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金刚镇14家扶贫车间里机器轰鸣,322名贫困劳动力返厂进入工区,干劲十足。
3月31日早7点,金刚镇石霜村村民曾小玲就已到达湖南省就业扶贫基地浏阳市金庄烟花鞭炮厂的工作岗位上。曾小玲一家3口人,丈夫和公公都已过世,婆婆身患慢性病,女儿在读中学。她已在扶贫车间上班3年多,工资不仅支撑了家庭开支,还偿还了几万元的欠款。
金庄烟花鞭炮厂是湖南第一个成立扶贫车间的企业,专门拿出30多个岗位给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在疫情期间,为不影响贫困户脱贫,企业提前谋划,保障扶贫车间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企业不仅吸纳了本地贫困劳动力,还吸引了云南的贫困户来就业。3月15日,复工返厂专车前往云南接回22名员工,其中李伟就是来自云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湖南这边工资待遇并不比沿海差,而且就业环境好,服务周到,厂里还专门派车到家里来接我们上班,让人感到暖心。”李伟在金刚镇务工已有两年,从开始的装运工人做起,现在已经成为内筒线的“熟练工”,往家里寄的钱也多了起来。
针对疫情给扶贫产业发展带来的困难和问题,金刚镇成立“扶贫小分队”,选派技术人员“点对点”指导生产,选派82名党员干部联系企业,发挥非公企业党员“防疫联络员”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员工返岗、食宿生活以及口罩、消杀用品、测温仪等防控物资保障问题,确保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实现稳步增产。
金刚镇丹桂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夕霞就是“扶贫小分队”的一员。陈夕霞在走访时了解到,丹桂村贫困户汤全义原本和妻子准备外出打工,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来的工厂大量减员,外出打工的计划一推再推,夫妻俩一筹莫展。汤全义身患三级残疾,每天都需要服用药物,妻子曾受工伤,行动不便。陈夕霞在镇上的扶贫车间为两人找到公益性岗位,务工后两人年收入能达3万元以上。
“扶贫车间对于不同的人群实行不同的就业支撑政策。对于青年贫困劳动力,帮助他们进入企业就业;对于年纪较大、身体残疾等弱劳动力,则引导企业设置居家式‘扶贫车间’和创设公益性岗位,让他们实现灵活就业安置。对贫困家庭来说,只要有一个劳动力正常就业,脱贫就不成问题。”金刚镇党委书记黄武说。
扶贫车间复工忙,美好生活有希望。在家门口成为“车间工人”,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为巩固脱贫成果,我们将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扶贫车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来自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22个省份共有扶贫车间28447个,目前已复工26236个,复工率92.23%,较3月6日增加5849个、提高29.16个百分点。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多地扶持发展扶贫车间,为促进贫困家庭就业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指出,眼下不少扶贫车间已经复工,带动了不少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如今,这些“小车间”正在发挥“大作用”,各地的车间正开足马力,全力以赴赶制订单,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让贫困户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起来。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2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