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无偿奉上的ICU改造“秘籍”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无偿奉上的ICU改造“秘籍”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2-27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一线抗疫群英谱】   

  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从1月18日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赵领超就没有回过相距不远的家。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支援金银潭医院的护理领队,他每天要忙的事情很多:护理病人、排班带队,还常常要为经验不足的护士解决疑难,为压力重重的年轻队员做心理疏导。

  到达金银潭医院的第一件事,不是收治病人,而是病房改造。支援队抵达之时,金银潭医院南楼6层只是普通病房,却要承担收治危重病人的紧急任务。怎么办?只有动手改造,造出符合收治条件的ICU。

  赵领超和队友们立刻忙活起来。“虽然之前没做过这事,但对ICU的布局结构、功能要求等还是非常熟悉的。来这里看了看,心里已经基本有谱了。”他查阅肺结核、非典等传染病病房的具体情况,和团队共同商议,脑中很快有了施工图。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整个团队扑在病区,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改造工程。

  先划定功能分区和总体布局。病房、潜在污染走廊、污染走廊、病人转运通道、工作人员通道,一个都不能少;再确定进出病房流程。从第一清洁区换衣间、缓冲间,到第二更衣区、缓冲间,才能进入病房。工作结束,简单的“出病房”却包含着更烦琐的流程:第一脱衣区、缓冲间、潜在污染通道、第二脱衣区、缓冲间、清洁区……

  3天后,焕然一新的ICU投入使用,30个床位向病人敞开,很快收满。

  “我们的设计经受住了实践检验。事实证明,这个ICU是基本符合使用需求的,在使用中,我们又不断优化,逐渐完善细节。”赵领超说。

  不久,随着危重病人大量入院,赵领超看到,很多医院都面临着改造重症病房的需求。有的同行无从下手,在圈子里四处打问,也有人循着线索找到了他。

  “三言两语讲不清楚,干脆写个‘改造指南’吧,和大家分享‘干货’,赶紧建好了收病人!”赵领超想。

  说干就干。当晚,他一口气写到了凌晨两点多。

  这份翔实明晰的“普通病房改组ICU”指南图文并茂,不但介绍了功能分区、进出病房流程,还将人员配置和岗位、护理排班、注意事项等倾囊相授,连病房用物需求清单、俯卧位通气操作规程等都列得明明白白。最大的原则和目的有两个:高效快捷救治病人、严格防护保护医护人员。

  他把写好的“秘籍”发到了网上,推送到群里,传给了同行。不少人惊喜得连呼“雪中送炭”,也有人问:怎么不写篇论文呢?足够发表啊。

  赵领超一笑:“只想让更多医护人员尽快用到。我的‘战友’都是勇士,作为护理领队,我要尽我之能,护他们周全。只有他们平安,才能救治更多病人!”

  赵领超也有自己的小心愿。爱人和他一样,也在武汉市医护战线上为抗击疫情而奋战着。两个孩子早已被送回河北邯郸老家。2岁稚子尚不懂得太多,6岁的女儿却已经知道爸爸妈妈都是“战士”。

  “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打败新冠病毒?什么时候才能来接我们回家呀?”每次,女儿都不厌其烦地问,眼巴巴看着视频里的他。

  “快了快了!”他笑呵呵地说,心里默默地盼着:总有一天,早晨睁开眼,这苦痛的一切会烟消云散。在阳光下,他要开着车,一路歌唱着、欢笑着,看望久别的父母,接孩子们回到温暖的家。

  (光明日报武汉2月26日电 报道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王斯敏、蔡闯、刘坤、安胜蓝、晋浩天、张锐、章正、李盛明、张勇、陈怡、姜奕名、卢璐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季春红、蔡琳)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7日 10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