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光明日报记者 赵 洁
走近云南弥渡,群山苍翠,放眼望去,是一片片油菜花与蔬菜地。在外工作的人、居家务农的人一一放缓了脚步,和家人享受着团圆时光。
疫情的爆发打破了新年的喜悦。在弥渡县弥城镇红星村委会,一个戴着口罩、拄着竹棍、两鬓斑白的老汉却不愿停下来。他就是村民口中的“曹老”,有着13年驻村工作经验,从2019年3月开始驻守红星村的59岁扶贫“老兵”——曹庆源。
红星村地处弥渡县东部山区,下辖29个村民小组,有1600多户。2019年3月以前,红星村在弥渡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垫底。曹庆源刚到红星村时就面临着危房改造进展缓慢、空心房拆除整治难等问题。
家住红星村委会孔家营村村民小组的村民自聪贵一家三代7口人住着土房,条件简陋、人均居住面积不足。扶贫工作队多次上门沟通,话家常、讲政策、说案例,自聪贵一家都拒绝危房改造。
吃了无数次闭门羹的曹庆源仍不愿放弃,当他知道自聪贵的孙子因为生病需要开证明、找医院时,他又帮忙联系医院、写材料,解决了自聪贵一家的难题。自聪贵孙子看病有着落之后,曹庆源又忙着介绍自聪贵的两个儿子到村里的工程队工作。家庭收入增加,政府危房补助到位,历时5个月,自聪贵一家危房改造的工作终于做通。一家人住上了新房,还多了一间临街铺面。自聪贵惭愧地说:“之前我们一家的态度确实不好,没想到你们真的帮我们考虑问题,谢谢你们。”
自聪贵家的例子只是危房改造中的一例。近一年来,红星村改造了634户危房,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这一切离不开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斗的曹庆源和扶贫工作队队员。
弥渡县是大理州除大理市之外坝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2018年以来,弥渡县落实国家“一户一宅”政策,深入开展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用作解决村民宅基地刚性需求、村内公共设施建设、土地复垦等。其他乡镇的工作在顺利推进,唯有红星村进展缓慢。
“红星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大量老旧房屋闲置。即使不再居住,老房子还是承载了农村人的记忆,拆除工作也更为艰难。”曹庆源说。面对群众的抵触心理,曹庆源和扶贫工作队做到公平、公开,提前10天召开群众会,会上讨论各家各户有多少面积、需要拆除的有多少,得到群众认可后发通知公示,公示10天后再进行拆除。
拆房子容易,但从哪开始?先从村两委班子开始,党员跟上,再在全村铺开。红星村党总支书记刘美红积极响应,她的父母却打起了退堂鼓,一家人的关系变得紧张。曹庆源知道后一次次上门,分别跟刘美红的父亲、母亲和爱人沟通,告诉他们空心房的政策,告诉他们应该支持刘美红的工作。几天之后,刘美红的父母同意拆除闲置的老旧房屋。孔家营村村民小组的空心房拆除工作在15天内顺利完成。
从到红星村的那一天起,曹庆源就没有休息过,把电话公布给全村人,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一帮助疏导解决。连续作战的疲惫让曹庆源病倒,在扶贫工作队的催促下,曹庆源终于到医院做了心脏手术。术后还没休养好,他又立马回到工作岗位。驻红星扶贫工作队的队员周晓龙说:“我们既担心曹老,又感到干劲更足。”截至目前,红星村顺利拆除空心房337户,村容村貌大幅改善。
在弥渡,像曹庆源这样的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埋头苦干,一心一意地扑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哪里的群众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弥渡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一举实现县域农村危房全面清零,空心房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如今,云贵高原上的小城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的山歌也越唱越响。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5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