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目前,注册采购商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首届进博会,相信第二届进博会参展企业一定会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商务部部长助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任鸿斌日前透露。
“买全球、惠全球。”数据显示,进博会第二届企业展总展览面积33万平方米,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50万专业采购商和观众注册报名。
提起参加首届进博会的“战绩”,日本井村屋食品公司的经理喜上眉梢,展会上中国各地的零售商代表纷至沓来,直接拉升了公司的销售额,会展结束后仍有很多厂商来洽谈业务。今年的展会,井村屋食品公司再次满怀期待而来。
在首届进博会上,知名奶制品企业纽仕兰公司的参展场馆面积是新西兰企业中最大的,而且签约数量最多。今年,纽仕兰不仅将继续扩大展位面积,还将在进博会上推出鲜羊奶粉等新品。
对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来说,参加进博会是将新的科技产品引进中国的绝佳机会,更是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的直接窗口。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江森自控将打造浸入式体验的展台环境,重磅推出智慧建筑等相关产品。
借助首届进口博览会的舞台,全球放疗巨头医科达知名度迅速飙升,最新一代精准自适应伽马刀在“四叶草”展馆亮相后,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在上海的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公司也借此拉开了新一轮布局中国市场的大幕。
首届进博会,来自五大洲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境内外采购商超过40万人。围绕“促成交、见实效”的目标,进博会积极组织展前、展中、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帮助参展商和采购商精准对接。
“首届进博会期间,按一年计,与会参展企业和采购商达成了578.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任鸿斌在商务部举行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说,一年来,首届进博会成果落实总体是好的,从摸底情况看,大部分交易团完成合同率都超过90%,参展商、采购商和消费者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进博订单”落地转化成效逐步凸显,进博会效应正在不断释放。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一年间,优质且平价的进口消费品走进百姓生活,外国企业更便利地进入中国,从原材料到技术再到服务,不断深化的合作为中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首届进博会上,中国乐凯集团与德国古楼纸业签署了为期3年的采购框架协议,总金额约8亿元。古楼纸业的一系列纸基产品,为乐凯生产高端彩色相纸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乐凯的彩色相纸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0%。
打造“365天不落幕”的进博会,一批常年展示交易平台陆续建成并投用。上海专门搭建了首批30个“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促进展品变商品。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是承接和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主平台,今年5月开业以来,已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9月15日,沪苏两地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首个贸易升级合作项目——江苏国际商品博览会在南京开幕,成为江苏省内首家落户市区的保税展示交易平台。
“在578.3亿美元合作协议基础上,经过一年交流合作,部分交易团的企业追加了订单。”任鸿斌表示,首届进口博览会对贸易和投资合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一大批优势和特色产品通过进口博览会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了中国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首届进口博览会对投资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国内一批企业通过引进进口博览会参展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提升了国内产品的竞争优势。
“与去年一样,亮相第二届进博会的日本企业将展示那些可以为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作出贡献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栗道明表示。
中国创办,世界共享。进博会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和信心。进博会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影响会越来越大。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3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