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泥腿子教授”胡承霖:九十岁依旧奋斗在麦田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泥腿子教授”胡承霖:九十岁依旧奋斗在麦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30 05: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爱国情 奋斗者

  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秋收刚过,胡承霖的心又飞到了广袤的淮北大平原。虽然已是90岁高龄,但想到即将播种的小麦和淳朴的农民朋友,他的心就充满激情。“干了一辈子农业工作,在田野中我的身心才感到舒畅。”胡承霖说,“和农民朋友打了一辈子交道,我很喜欢现在这样忙碌充实的生活,只要我还能动,就可以继续为农民服务。”

  胡承霖,安徽农业大学退休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成员,曾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等称号。

  在麦田里做实验写论文

  胡承霖是新中国第一代学农的大学生,1978年调入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后,一直从事农作物栽培教学和小麦生产研究工作。

  除教学任务外,胡承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小麦的高产研究中。“农业生产一线就是最广袤的田野,所以,我把农田当作最实用最高效的实验室,在田间做实验、写论文。”40多年来,胡承霖跑遍了安徽省主产小麦的30多个县,每年小麦生产的关键期,他都在田间地头度过,皖北很多农民都认识这位“泥腿子教授”。

  安徽淮北平原是小麦主产区,传统的小麦农作方式是“三分种,七分管”。但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到外打工,胡承霖发现,如果还按照传统的农作方式,小麦生产就没办法得到保证。他认为,要想实现高产稳产,必须得以播种技术为核心,逐步做到“七分种,三分管”。为此,他在各地建立了大量的示范田,通过对比播种量不同造成的产量区别,让农民相信适当减少播种反而可以高产的好处。几年下来,仅此一项技术,安徽省小麦亩播种量平均下降约10斤,为农民节约成本数亿元。

  2005年,针对安徽省小麦单产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胡承霖给省政府“上书”,提出通过实施增产计划,实现全省粮食5年50亿斤的目标,并随信附了一份3600多字的攻关方案。这一建议,得到省领导的重视和肯定。随后,由胡承霖任副组长的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在安徽省9个小麦主产市展开会战。经过8年的努力,安徽省小麦单产提高97.4公斤,累计增产600.74亿斤,单产和总产增幅全国领先。

  人退休,信念不能退

  在胡承霖的带领下,安徽农业大学形成了一支始终工作在小麦生产一线的团队。40多年来,他带领着团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在田间、把丰收的喜悦带给农民。

  1995年退休后,他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小麦高产事业上。胡承霖说:“我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我要兑现入党时的庄严承诺,虽然退休了,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不能丢。”

  2011年3月,亳州谯城区准备举办一场田管培训班,请胡承霖去讲课。不巧,老伴突然生病住院。谯城区农技推广中心得知此事后,准备取消培训班。胡承霖对他们说,培训班如期举办,他处理好事情就马上过去。给老伴办好住院手续后,他立即出发,到了亳州,已是凌晨1点。第二天早上,胡承霖像以前一样提前出现在培训会场。

  “农业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一到麦田里,我身上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已经90岁的胡承霖,依然奔波在麦田里,他说:“高校老师,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应该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把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转化为切实推动生产推动发展的技术支撑。”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30日 04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