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朱彦夫: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朱彦夫:一心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11 04: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致敬共和国勋章 国家荣誉称号人物】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

  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10次负伤,失去了手脚和左眼;他曾任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贫穷面貌;他用残肢抱笔,创作了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就是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的共产党员朱彦夫。

  “朱老,今年咱村的桃子长得好、卖得好,多亏您当年为群众铺下了致富路。”前不久,86岁高龄的朱彦夫接到了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合的电话,非常高兴。虽然他早就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了,但一直都关注着村里的发展。

  张家泉村是朱彦夫的出生地。1947年,14岁的他离开家乡,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在战斗中英勇无畏,屡次立功。1950年,朱彦夫加入志愿军,赴朝作战,身负重伤,在昏迷93天后奇迹般地醒了过来,但却失去了手脚和左眼。朱彦夫也曾绝望过,想过放弃。但医生的鼓励和社会的关爱,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朱彦夫在休养院里受到了专人的护理照顾,可他觉得自己“无手无脚仍是军人”“要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1956年,朱彦夫毅然回到故乡张家泉村。回家后,他开始练习自己吃饭、喝水、上厕所,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慢慢实现了生活基本自理,也能熟练地装卸假肢,他终于又重新站了起来。

  1957年,朱彦夫被推选为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当年,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张家泉村是出了名的穷村,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当支书,就得想法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0多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察访民情。他慢慢拿定了主意:治山、治水、造田。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村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朱彦夫带领村民开进荒地“赶牛沟”,他天天泡在工地上,用两只残臂夹着铁锹,一点一点培土。“有一天,他实在太累了,摔倒在地,假肢连接处血肉模糊。我赶紧把他背起来,想送他回家。他在我背上大吼‘大家都在干,我能回去吗?’”和朱彦夫搭档24年的副大队长张茂兴说起此事仍难掩激动。一个冬天干下来,荒废的山沟最终变成了40多亩良田,当年就产粮5万多斤。荒地“舍地沟”“腊条沟”也在大家的辛勤劳动中变成了70多亩良田,不仅解决了当时的吃饭问题,到现在仍在给村民们带来经济效益。

  在解决村里“口粮”问题的同时,朱彦夫意识到,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还必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于是朱彦夫拿出自己的抚恤金买书,建起了全村第一个图书室。随后,朱彦夫又张罗办起了张家泉村第一所夜校。两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设的中坚力量。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凡是识字的,都是在夜校里学出来的。

  1960年开始,朱彦夫带着乡亲们翻山越岭打了9口水井,并在村里打了3口用于灌溉的大眼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水渠,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的问题。朱彦夫在妻子的照顾下,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等有关单位联系材料,终于让张家泉村在1978年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朱彦夫还成立村林业队,建起40亩苹果园、10万株的花椒园、两万株的桑树园。如今的张家泉村“山上松树戴帽、山下林果缠腰”,原来贫穷的小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模范村。

  1982年,一场大病之后,朱彦夫主动辞去干了25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完成当年指导员临终前的嘱托“只要你能活着回去,就要想办法把我们的英雄壮举记录成文”,朱彦夫开始了艰难的写作。残疾的身体让他吃尽了苦头:他用嘴衔笔、双臂抱笔、单臂绑笔,三种方法交替使用,每天只能写几百个字,不知多少汗水和血水浸到稿纸上。1996年,朱彦夫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出版发行,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1999年,他又完成了另一部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读者能从中感悟到先烈的不屈、残疾军人的自强、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我就不会因空耗时光而羞愧了。”朱彦夫说。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1日 03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