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
#光明智库你来问#【数字技术加持,文化产品如何“破壁突围”?】《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这些高票房国漫让中国古典神话元素焕发新生机。“数字+文化”产业中,你最想了解什么?我们邀请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波为你解答。
@单边退出:看了漫威宇宙系列电影以后,我发现中国其实有很多适合组成“电影宇宙”的素材,比如《山海经》《封神榜》,您是否看好这个发展方向?
@陈波:《山海经》和《封神榜》是包含大量奇志、神魔故事的名著,其中多彩的人物形象、丰富的神话故事、瑰丽的艺术想象,都属于我国独特的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珍贵的精神宝库。将这些故事制作成电影,有利于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在全球传播中国价值。
@洛洛滚雪球: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大IP,很多小众动画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却很难火起来。您如何看待文化产业市场及国漫发展前景?
@陈波:我国自2006年开始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国漫制作水准稳步提升,相应政策逐步完善,动漫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其发展困境也不容忽视,例如原创型动漫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以及原生动力不足等等。优质的动漫需要对优秀题材进行深入挖掘,有好的故事才能吸引消费群体,从而开发衍生品,完善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sunny小轮:很多企业依托传统节日与数字科技开发新产品。他们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陈波:传统节日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是当下的热潮。在当前的传统节日议题中,符号与象征、节日与仪式等概念交织在一起。成功的文化创意产品能透过这些概念显现出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抓住特定的民族节日文化符号及其符号系统,利用数字科技的手法阐释其中的意义,再与当代消费需求相结合,有助于文创产品的设计与营销。
@建云麻醉师:近几年的“数字+文创”,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数字故宫”了,除此之外鲜有耳闻。当下这种数字文创的发展及普及面临哪些难题?
@陈波:与“数字故宫”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数字敦煌”“数字莫奈”等等。但是从文化市场的总体状况来看,数字文创的发展及普及还面临不少问题。从微观来看,对技术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不够,对数字文创内容的设计与把关有待加强;从宏观来看,对数字文化产业的界定和趋势认识不到位,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治理模式还需要加强探索。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王美莹、王斯敏、蒋新军、岳佳仪、张梦泽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8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