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亚雄 陈海波
“那天,您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皮球,为我们讲解地球、月球的自转公转关系;您用一把雨伞演示太空中的飞行器天线接收信号的原理……”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收到一群“小科学家”写给他的书信,祝贺他荣获“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这封书信背后的故事发生在两年前的5月18日。那天,在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的“与院士爷爷见面会”上,72岁的叶培建向这里的孩子们讲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过去与未来,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课”,也将“科学”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1945年1月,叶培建出生在江苏泰兴。他的父亲是一名老战士,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父亲曾告诉他,抗美援朝时,我们的部队吃过美国飞机的苦头,国家工业非常落后,希望他能够学工报效祖国。在父亲的影响下,叶培建考取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此后于1980年赴瑞士留学并获博士学位。他从事空间技术研究工作50余年,是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嫦娥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试验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在各号嫦娥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关键技术攻关、大型试验策划与验证、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曾经有人问他:“您从事航天工作几十年,在卫星发射前,会不会感到紧张?是怎么克服的?”
“我不能紧张,我相信我们已经把工作做到位了,我有这个自信。”叶培建说。
叶培建对记者谈起一段往事:2000年9月1日,“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第一发星顺利升空。当叶培建从发射基地乘车赶往机场并转往指挥控制中心时,指挥中心领队的副总师突然打来了紧急电话:“叶总,卫星进入第二圈突然失去姿态,具体原因不明!”这一电话让叶培建的心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这是我挂帅研制的第一颗卫星,难道打上去刚飞了两圈就失败了?”面对突发状况,叶培建深知自己作为一位总师、总指挥的责任,危急关头他必须镇定下来。
临危不惧,更须处乱不惊。叶培建先在车上与基地核对卫星可支撑能源的情况,又马上通过副总师安抚现场人员的情绪,要求大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姿态突然变化必有一‘突发’原因,应集中精力在最短时间内查出这一原因,在卫星过境时断然处置”。当他到达指控中心时,问题查清了。原来是地面中心发出的一条指令不当!对症下药,工作人员立刻发出了正确的指令,卫星随即迅速调整姿态,恢复正常。谈起这段经历,叶培建至今仍感慨不已:“‘中国资源二号’是我挂帅研制的第一颗星,它半路受撞,第二圈又失去姿态,真可谓‘九死一生’。尽管它历经坎坷,但也最终化险为夷。”这颗星在太空里遨游了四年零三个月,实际寿命超过原先设计寿命一倍还多,成为当时中国寿命最长的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
在执行嫦娥一号发射任务时,还出现过一段小插曲。当叶培建和试验队成员从北京乘飞机前往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时,航空公司因工作失误使实际乘机人超出3人。叶培建说,航班机长在飞机上征询乘客意见,让人感动的是,很多乘客立刻拿起自己的行李下机,将位置空出。他们说:“我们把位置让给试验队员,就是为中国航天作贡献。”朴实的话语让叶培建至今感动,他说:“没有人民的关心支持,就没有今天中国的航天大国地位。”
心系人民的叶培建,对火箭和卫星充满了感情。他说,中国航天人把心中的挚爱都奉献给了火箭和卫星:“航天事业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当运载火箭托举着一颗新星拔地而起,整个中华民族都能感受到那股冲腾向上的力量;当数亿国人瞩目太空,必在和我一同为卫星深深祝福,这便是卫星无形的‘助推器’。”
心系国家的叶培建,对培养航天事业的接班人充满期待。采访结束时,他还一直嘱咐记者,要多关注青少年人才的培养,给他们成长和展现才华的舞台。而现在,很多孩子都像崇文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一样,心怀航空梦想:“叶爷爷,您满腔的爱国情怀、执着不弃的事业追求,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让我们无比景仰。您告诉我们,您还将率领团队继续进行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我们全体少先队员都牢记着您给我们的题词——‘仰望星空,探索未来’。您为我们种下的‘科学’种子,一定会茁壮成长!”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7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