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带着心意讴歌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带着心意讴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9-24 06: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奋斗时光——我奋斗 我幸福】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国庆前夕,悠扬的乌兰牧骑主题歌响起,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高举着队旗,走在内蒙古第28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开幕式的最前面。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带着心意讴歌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带着心意讴歌

  时代在变,乌兰牧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不变 资料照片

  每届的艺术节,他们都走在最前面。因为他们是内蒙古草原上成立最早的乌兰牧骑。

  195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前夕,内蒙古文化系统进行了一次调研,边远牧区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建议在边远农村牧区建立小型的、流动的、综合性质的文化工作队。这个文化工作队起名为乌兰牧骑,汉语意为“红色嫩芽”。

  1957年6月17日,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温都尔庙成立。苏尼特右旗举全旗之力支持这颗破土而出的文艺新苗,为他们配备了1辆马车,两块幕布、三盏煤气灯、五件乐器。

  第二天,举着红旗、甩着响鞭,9位队员乘着马车,向偏远的牧区出发了。从此他们开创了一个时代,培育了一种精神——迎风雪、冒寒暑,不畏艰苦长期在戈壁、草原上为群众演出服务;有露珠、接地气、留下的是社会主义文艺作品。乌兰牧骑优良的工作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我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我们扎根草原,以文艺启蒙草原儿女;我们一心一意,努力使牧区焕然一新;我们是文艺轻骑兵,我们是人民的乌兰牧骑……”这首《乌兰牧骑之歌》一直传唱至今,它的作者是第一支乌兰牧骑的第一任队长乌力吉陶格套。

  荷花、伊兰、娜仁图雅是第一批队员中的“三朵金花”。今年84岁的荷花回忆说:“当时我们刚刚20出头,下乡演出常常两个多月不回家。”他们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也传播了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现任队长孟克吉日嘎拉感慨地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乌兰牧骑已经配备了声光电等现代化的设备,人员达到40多人,可以创作大型的剧目,水平不亚于歌舞团。如今活跃在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有80多支,队员达到3000多人,每支队伍每年下乡演出都保持在100场以上,一支支红色嫩芽,引来百花盛开。

  孟克吉日嘎拉说,2017年11月21日,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回信,极大地鼓舞了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2018年开始,内蒙古在全区启动了“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以“乌兰牧骑+”的方式,组建了200多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每年利用3个月左右时间,到偏远农村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防哨所等2000多个服务点,向基层提供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农牧业及科技、医疗卫生、政法司法、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

  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今年创作了蒙古剧《朱日和情》。全剧以2017年“八一”朱日和草原沙场阅兵为背景,把草原上各族军民儿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形成的“军民鱼水”关系,艺术化地呈现在舞台之上,热情讴歌了一代代草原牧人纯朴而坚定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家国情怀。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4日 07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