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日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史学界1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贯通学史、治史、用史的方方面面,体现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深刻把握,彰显着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意识、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观、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指针和基本遵循。新时代对史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历史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继承弘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在理论创新、经世致用、学科融合、服务公众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光明日报今天刊发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摘要。
研讨会现场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指引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谢伏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在多个重要场合就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把握历史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与流,汲取历史上治乱兴衰的智慧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历史研究传承文明、滋育文明、正本清源的作用,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于中国史学研究来讲,核心在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科研,推动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掌握贯彻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这样,我们进行历史研究时才不会出现偏差。
学习是基础,研究是关键。当前我国史学界面临的紧迫任务是,在前一段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大大地提升一步,在研究阐释的学理化厚度上大大地提升一步,在用以指导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上大大地提升一步,在“进”的基础上更好解决“深”的问题,在“入眼入耳”的基础上更好解决“入脑入心”的问题,在广泛覆盖的基础上更好解决提质增效的问题,打牢做好历史研究的思想根基。
中国历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遵循,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
第一,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奋力开创中国历史学新气象。半年多以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已完成院部、历史理论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杂志社的组建,新设、调整、撤并近40个研究室。历史学学科调整以现实需求为导向,聚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同时,通过学科优化配置,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史学人才体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通过优化、新设、调整历史学科研究室和推出绝学学科扶持计划,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提出科学的、专业化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注重基本理论的构建和标识性概念的提炼,努力形成中国特色知识体系、理论体系。与此同时,通过提炼标识性概念和范畴,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展现中国学术话语的特色和优势。
第三,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历史研究的需求,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推动历史学科融合发展。着力开展《习近平论历史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中华民族复兴史》《清代国家统一史》《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同时,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整合全国史学精锐力量,打破学科壁垒,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推动中国史学创新融合发展。
第四,团结凝聚全国史学研究精锐力量,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全国历史学研究的职能。建立“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中国历史研究院首批5个非实体研究中心,努力以多种方式,把中国历史研究院建成全国历史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历史研究机构。在科研管理和组织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尝试,鼓励和扶持史学优秀领军人才,组建高水平、跨学科学术研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科学配置资源,朝着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学贯中西的史学大家的目标努力。
第五,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历史科学的领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科学,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学风作风有了较大转变、科研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为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历史研究院,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全国历史学界的殷切期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办好中国历史研究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而努力奋斗。
学史明智 以史育人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马敏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强调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历史教育。他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让青少年更多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愤图强的光辉历程,更多认识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和普通国民历史教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进一步明确历史教育的重点内容。认真学习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绵延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加以继承和弘扬,用以培养我们的浩然之气。加强学习中国近代历史。学习中国近代史,关键是要了解近代中国因落后而挨打的苦难经历及惨痛教训,了解近代以来各派政治力量都曾尝试过以不同的方式挽救民族于危亡,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使中华民族走上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加强新中国史的学习,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必须通过新与旧、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和对照,“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第二,旗帜鲜明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走过道路的真实记录,“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敬畏历史、尊重历史,而不能随意丑化历史、歪曲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就是打着“还原历史”“反思历史”“重构历史”的旗号,任意改变历史,“戏说”历史,通过否定“老祖宗”,否定历史正面人物,从根本上否定我们的民族、否定我们的国家、否定我们的文化。历史既不能任意选择,也不容随意割裂。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是否具有文化自信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正确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正确的史观把握历史、解释历史,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和严肃性,对历史及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给后人留下一部信史。
第三,加强对历史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索。历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要重视课堂教学和教科书在历史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我们要高度重视历史统编教材的使用和教师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历史教育之中,用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广大青少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除加强学校历史教育外,我们还必须重视和加强面对全体国民的大众历史教育,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做好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普及化工作,让历史走入寻常百姓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然,在加强历史学术研究的同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历史知识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研究,真正将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落在实处,最大程度地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沙健孙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都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历史研究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整个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从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开始。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是为了揭示人类社会及其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以便以此作为向导,去指导人们的实践。而这就有赖于进行历史研究,因为“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
研究问题是从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开始,还是先下定义、从定义出发进行演绎,表现了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思想路线。从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开始,就是从事物本身的实际出发,从社会问题的实际出发,探求其内在的规律性。从定义出发进行演绎,就陷入了主观主义,是必定要犯错误的。这种方法,从根本上颠倒了人们认识的顺序。
其次,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有历史观点,并有效利用历史研究的积极成果。人类社会是生成、发展、演化的过程,是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过程。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因此,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考察任何社会问题,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或其他方面的,都要有历史观点,都要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都要利用人们对人类社会及其各个领域的历史研究所积累的知识。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是过程的集合体。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拓,历史也就日益成为世界历史。这种情况,不仅使得研究世界历史成为历史学的重大课题,而且也使得人们在研究各个国家、民族、地域的社会问题时,必须具有世界历史的开阔视野。
再次,研究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在我国,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其核心要务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此,就必须重视历史研究,注意总结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通过调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研究和总结党和人民在集体奋斗基础上积累的历史经验,批判地继承和汲取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遗产,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为中国人民锻造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加了新的财富,并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他指出,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我们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深入进行中外历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以期帮助人们增进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并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汲取历史智慧 开创美好未来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金冲及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科学历来特别重视,作了许多重要而精辟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有强烈的现实感,又充满着深刻的历史感,具有高瞻远瞩的、广阔的战略思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这既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和追求作出的高度概括,又是以对中国历史的真切回顾为出发点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马克思曾经热情地赞扬:“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是中国人在过去曾经对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的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但在近代以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却大大落后了,在一百多年中受尽苦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历史眼光,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看作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一段时间内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上仍是落后的。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写道:“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必须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40多年前,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历史发展的眼光出发,重视发展中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觉地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中国也正在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研究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身为史学工作者,我们要加倍努力,不断提升中国历史研究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更好地肩负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 李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论述,从大历史观出发,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复兴发展趋势与选择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关系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一,从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出发,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根和魂。即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同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紧紧联系在一起,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含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基因。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提出的重大任务,更加系统地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深刻地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从中国近代以来探索奋斗发展的历史逻辑出发,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的主题和逻辑主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此,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正是在这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与良性互动中,我们党在接力探索中创立并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确立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三,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出发,深刻阐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历史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完全正确的,也再一次彰显出历史与真理的力量。
新时代是历史学可以也必须大有作为的时代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 夏春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历史研究、繁荣发展历史科学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系列重要论述,抓住机遇,奋发有为,不辱使命。
一是要在全社会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给历史学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明确了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澄清了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科学解答了历史学为谁著书立说这一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进而为研究工作树立了正确导向。
学术导向与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以上这些,是我们回顾总结鸦片战争至今170多年历史得出的必然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目前,我国发展正处在关键节点上,全党全体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得至关重要,而这“四个自信”,都与科学、正确地解读历史紧密关联。说到底,这是涉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事实胜于雄辩,历史不容歪曲。史学工作者要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是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智力支持。重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今天,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解决好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需要以史为鉴,汲取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需要树立世界眼光,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当代史学若想具有生命力、体现影响力,就必须顺应时代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积极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多做一些建设性、创新性研究,力戒那种选题无足轻重、搞烦琐考证、范围狭窄、内容空洞的学究式学院式研究。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都具有鲜明的现实关怀。身处新时代,我们更应有新作为。
三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历史学的发展总体上却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对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史学、新清史等,我们要有鉴别,决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特别是中国史研究,其学术根基、学术中心理应在中国。我们要有这种自信、底气和气魄,要主动引领学术潮流、推进学术创新,积极掌握学术话语权。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研究中心”设在历史理论研究所,我们希望为推进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为大力彰显历史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交流互鉴 开拓创新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吕厚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鲜明特色与优良传统,是善于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以史资政,让人类历史所提供的宝贵智慧,服务于中国人民认识与改造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世界历史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互鉴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当代中国史学工作者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在世界古代史上,华夏文明与希腊文明是较早独立形成系统记录、保存历史记忆,总结、归纳历史规律的两个杰出典范。一东一西,交相辉映,各自在人类古代文明史上写下绚丽篇章。与此同时,这两大史学传统的影响又是国际性的。两大古代史学传统的智慧星火在历史演进中成长壮大、互通互鉴、取长补短、泽被后世,并在世界各民族文化对它们的继承与发展中得到丰富与完善。这一既波澜壮阔又润物无声的文化传播历程,正是世界不同文明由隔绝走向联系,由单一走向多元,最终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发展规律的生动写照。当今希腊罗马史学国际前沿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对古希腊史学著作中记载亚述、波斯等东方国家篇章的文化价值的关注。在对相关史学遗产的甄别、继承与批判性研究中,同样拥有悠久史学传统的中国史学工作者理应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建立起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向国际学术界提出中国学者的独到见解。
作为青年史学研究者,我们理当继承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家的优良传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中国史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持之以恒地不懈奋斗。
【观点集萃】
加强中国历史学学术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海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尤其要努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认为其核心是学术体系。所谓学术体系,是支撑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基本学术观点。只有建构中国特色历史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也即建构中国特色历史学学术体系,才能使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站立起来,才能使中国特色历史学话语体系确立起来。中国历史研究院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历史学学术体系建设提上讨论日程。建设我国历史学学术体系,最根本的是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历史,总结历史规律。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些话语概念,我们可以拿来参考,但决不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准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我国历史学学术体系,关键是总结、概括出体现这一体系的科学概念。
发挥考古学独特优势 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 王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历史研究。考古学具有一些独到之处,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考古学在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人类基本问题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问题不是历史记载能解决的。实实在在的考古资料和多学科结合的研究则会做出明确的回答。第二,考古学在让文物和遗迹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优势。考古实物资料可以让我们向民众解释各个时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第三,考古学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方面具有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凝聚成为地下遗迹、遗物,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往往需要通过考古发掘、出土以及阐释,来向民众展示。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祖先创造的5000多年的辉煌文明,每一个考古发现都会促进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强。
用精品力作谱写历史研究新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王震中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历史学的价值和意义提到了新高度。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深深感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同时,中国历史学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创新和成果应该是各个层面的,其中一个层面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充分发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加强中国史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这要求我们在通史或长时段历史的著述中,讲清楚中国历史道路的逻辑;讲清楚在历史长河里中国文化的变与不变以及它是如何在扬弃中前进的;讲清楚中国历史道路在人类文明史上互鉴的价值是什么。在专题或专史研究上寻求理论创新学术进步,这是通史研究获得突破的基础。在考据和考证上寻求实质性进展,夯实史学大厦的地基,使我们的史学著述成为值得称道的信史作品。
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 武力
从世界历史的长河和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来看,新中国70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瞬间,但它却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记述好、认识好、宣传好这个重大转折及其意义,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要求,我们作为新中国历史的研究者,一定要不辱使命。首先要知道新中国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来的,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深入人心;其次要将学习历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坚定理论自信;再次应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中国,从世界视角的横向比较来看新中国70年的发展进步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最后还要从大的历史跨度来看中国,不仅是从1949年以来,从1921年以来,还要从1840年以来,甚至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来看。通过这种纵向比较,才能真正理解新中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才能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认识当今中国应从了解中国历史开始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科联副主席 王春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是我们研究历史、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认识当今中国,应从了解中国历史开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创造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磨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找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带领各族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研究近代百年的屈辱史、研究中华民族和当代国家的振兴史,知古鉴今,以史资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加强科技史研究 沟通科技与人文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 张柏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史学教育与史学学科建设呈现出全面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从科学与技术发展去深入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然而,我国科学技术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缺乏沟通的现象比较普遍。史学界也不例外,科技史学家和其他史学家有些各说各话。例如,史学家在阐释丝绸之路等重大问题时,时常缺少对丝织技术、瓷器烧制技术等因素的深入探讨。科技史学家在解说古代科学与技术发展时,也鲜有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因素的专门分析。我国目前的科技史研究与中华文明的发明创造传统及科技现代化的实践不相称。因此,我们须着力加强科技史研究,促进科技史学科与其他历史学科的交叉,鼓励开展跨学科的分析和叙事,以沟通科技与人文,揭示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历史经验与智慧。
坚守传统 增强内力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杨共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观点鲜明深刻,内容博大精深。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对于提高史学工作者的自身水平以及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水平均有重大意义。史是国之基,族之根,文化之灵魂;书写历史的人是为来者指路,为民族铸魂的人。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否定历史学的价值。其实,历史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人类的历史严格地说就是一部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的历史。历史不能割裂,也不允许割裂。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史学工作者承担起“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这一重任。而要完成这一重任,历史学要研究有意义的大问题,特别是与国家和民族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宽广的视野、深厚的理论素养、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为此,我们要补短板、增内力,同时还要努力坚守、继承前辈学者留下来的宝贵传统。
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张太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做到这一点自然要重视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历史。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最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充分吸收历史中好的、精华的东西。其中包括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比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也包括丰富的治吏经验和治国理政的智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对历史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新时代更好地对待和运用历史,不能一味地赞扬或否定,而是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从历史走向未来。
肩负起新时代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方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使我们对新时代中国史学工作者所承担的使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也深受教益和鼓舞。四年前的这个时候,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正在济南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大会发来的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强调了“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的论断,并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史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从事教学科研的史学工作者,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努力构筑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谢湜
作为一门与文化传承、记忆延续、精神凝聚等息息相关的学科,历史学的发展对于增强“四个自信”,推动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党中央高度重视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鼓舞着全国史学工作者更积极地履行职责,努力开创新时代史学的繁荣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培养一批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这对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的学科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体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格局,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强化使命担当,把握时代脉搏,启发学生在世界文明发展史视野下关怀中华文明及其开放体系,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我们要重视前沿引导,拓展交流平台,激发专业志趣,将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专业建设相融合,努力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修养和时代使命感、扎实专业基础、视野开阔、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历史学人才。
历史研究需要关注宏观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叶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从历史的视角理解和阐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思想,并使之成为指导我们工作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战略性论述,史学工作者应该关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习近平总书记说,“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一个关于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历史叙事,必然要关注宏观问题。有些史学研究者尽量绕开政治、经济等宏观问题,努力寻找个案性的课题,容易导致史学研究的碎片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但是诚如有些学者所言,我们的历史叙事已经落后于历史现实。为中华文明的独特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历史视阈下的学理阐释,是摆在历史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历史研究者必须肩负起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