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红军长征的队伍,从四川松潘草原进入甘肃,面对的不仅仅是重重叠叠的大山、激流汹涌的河水。
出生在迭部县尼傲乡尼傲村的卡九梅,大学毕业后在迭部县文旅局工作,这位22岁的藏族姑娘是听着红军故事长大的。“爷爷给我讲过很多红军故事。”卡九梅说:“红军来之前,军阀散布谣言,说红军都长着红头发,杀人抢东西。红军部队途经这里时,村民看到这么多人拿着枪,都吓得跑山上去了。爷爷的爷爷,当时在村里算比较有威望的人,能听懂一些汉语,就和几个人下山探虚实。接触后发现这支军队没有恶意,军阀制造的恐惧感消除了。后来,红军战士帮村民提水、村民帮部队修桥,红军和村民相处得很好,红军离开时,还送给村里几支枪,村民们把枪埋在插剑堆下。在藏族村民心中,那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
攻克天险腊子口后,红军部队陆续抵达宕昌县哈达铺镇,哈达铺是当时商业繁华的集镇,一条1.5公里的街道,沿街800家商铺林立。“听爷爷、奶奶说,红军战士就住在家里的屋檐下,让他们到屋里住,战士们遵守纪律,坚决不进屋。因为平时喝生水、吃生米,有的战士肚子疼得打滚,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老百姓觉得很可怜,就给战士们烧水,做些面糊糊。”卡九梅说。
民心自有向背。红军在哈达铺得到休整,补充了给养,红军的作风感动了哈达铺的老百姓。在哈达铺,有2000人参加红军,宕昌县疾控中心主任朱居生的太爷爷朱进禄就是其中一员。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哈达铺后,哈达铺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游击队,朱进禄担任游击队司令,游击队随红军北上途中,遭遇军阀鲁大昌的部队,激战后被捕惨遭杀害,人头悬挂在岷县城中心的城楼上,军阀想以此阻止老百姓参军,阻止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朱居生说,爷爷晚年讲起太爷爷的故事,还时常流泪。“后来我给女儿讲这段故事。小外孙3岁了,等他长大了,我还要给他讲,作为传家宝永远传下去。”朱居生说。
和朱进禄一起牺牲的还有游击队秘书柳英三等人,柳英三的孙子柳春才现任宕昌县政协副主席,柳春才对记者说:“爷爷是个教师,毛笔字写得很漂亮,他参加了红军。爷爷牺牲后,年幼的父亲被转移保护起来。”柳春才曾在哈达铺中学担任教师,他说:“在哈达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红色记忆。”
红四方面军攻克岷县后,主力部队在岷县休整,召开了“岷州会议”。刘彩玉是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接触长征史料之后,她被伟大的红军故事一次次深深感动。
刘彩玉说:“红军长征经过岷县,在岷县筹集到400多万斤粮食,3000岷县子弟参军,岷县也是长征的一个加油站。”当年红四方面军在岷县停留57天,3000岷县子弟参军编入董振堂的部队血战河西,几无生还。1996年,从岷县走出的将军张明远与世长辞,遵其遗嘱,骨灰沿洮河洒落,从放羊娃成长起来的将军,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家乡。
在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记者见到了72岁的叶繁荣老人,他的父亲叶增鹤1929年在江西参加革命,长征途径榜罗镇时,养腿伤留在这里,后来参加当地的地下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父亲前半生长征,后半生工作,他是个无私的人。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调到县城工作,交通不便,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回家,他总教育我们要勤勤恳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叶繁荣说:“先辈们的奋斗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要走好新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