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温源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紧扣宏观政策导向和微观市场需求,发挥“政府+市场”双轮驱动优势,充分调动市场各方的积极性,合理平衡发展、创新与规制的关系,全力推动我国企业征信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在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130家,资产规模达到85.4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万多人,仅2019年上半年就对外提供企业信用报告、企业信用评分、企业信用画像、企业身份验证等各类征信产品和服务22亿次。
数据的采集是企业征信机构的发展源泉。有了全面、实时更新的数据,企业征信机构就能从不同数据繁杂的关系中找到真正的数据价值。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和企业信息网络透明度的提高,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从不同渠道采集小微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税务登记信息、使用电力的电表信息、使用自来水的水表信息、海关报关表信息、环保达标信息、劳动用工信息、企业主及其合伙人的不动产和机动车登记信息、企业主及其合伙人的奖惩信息与法院诉讼执行信息等数据,用这些客观的数据来综合判断企业的真实身份、经营管理规模、实力水平。
据了解,130家备案企业征信机构中大部分企业征信机构都实现了企业注册信息、司法判决信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实时更新,有的征信机构还通过与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建立专线,与大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建立数据合作等,采集了800多万户企业的进出口信息、400多万户企业的税务信息、300多万户企业的商业交易信息等。
对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力是企业征信机构的价值所在。在企业征信机构眼里,任何能够保证数据质量、持续更新的数据都有其应用价值。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化企业征信机构运用图计算、分布式数据库、机器学习、可视化方面等大数据分析和存储技术,建立数据与企业信用的逻辑对应关系,通过运用数据模型对企业的信用状况精准画像,让企业在授信融资、商事交易中成为“透明人”。深圳微众税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对企业纳税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国网征信有限公司等机构通过对企业用电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建立与企业经营稳定性的逻辑对应关系,进而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
征信产品的广泛应用是企业征信机构的发展目标。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市场化企业征信机构开发了征信报告、信用评分、多维度模拟画像、客户筛选和定位、信息认证、授信解决方案、贷后监控等各类征信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在金融、商贸、进出口、政府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和市场推广、风险筛查、违约监测等各个阶段。征信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的“税e贷”“征信贷”等产品,向银行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贷前风险筛查、贷后风险监测,降低银行放贷前的人工信息收集成本、放贷后的单户管理成本,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化解在放贷前、发现在出险前,大大缓解了金融机构授信过程中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企业征信机构还积极参与行业、地方信用体系建设项目,帮助行业内所有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制定企业行业信用评价标准,完善行业信用关注类名单、黑名单、造假名单等;协助地方政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智慧化、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机制,深入了解辖内企业信用状况,高效引进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目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