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东平(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职能,高考改革给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不分文理以及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使得生源的知识素质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高等学校传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大都是按照传统理科生和文科生的知识素质基础制定的,这就要求高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二是类似于浙江“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投档方式,打破了学校提档线的托底作用,竞争力差的弱势专业生源压力变大,学院更加重视专业建设同时也更加重视招生宣传工作;三是从高一就开始确定选考科目并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传统的招生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中生的需求。
“2019高考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在中央财经大学。光明图片
于是,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方式来应对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北京交通大学从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以学院为单位的大类招生,全校50多个本科专业归并为14个大类。大部分专业类大一下学期进行跨大类转专业和专业分流。大类招生有效解决了专业过多给考生造成的选择困难,学生经过一年的大类培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专业选择,对大类内专业不感兴趣则可跨类转到其他专业进行学习。大类招生培养还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专业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吸引力,否则专业就可能停办。加强招生宣传工作也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法,北京交通大学从2014年开始,面向全国组成了28个招生宣传组,每年都有近400位来自各个学院的教师深入中学开展招生宣传,通过组织学科专家和生涯规划专家专场讲座,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大学、学科、专业以及就业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选考科目选择的准确度。同时,学校成立了招生宣传志愿者协会,已连续组织了七届“代言红果园、感恩母校行”寒假招生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有2000多名本硕博学生回到近1000所高中母校进行招生宣传,帮助学弟学妹了解学校的同时架起了大学母校和高中母校之间的桥梁。
大类招生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深化招生宣传工作无疑是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能力提升的两个重要表现,而特殊类型人才选拔水平的提升更是招生工作能力提升的表现。自主招生从实施之日起就备受社会关注,经过十多年的尝试和积累,可以说参与高校的人才选拔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通过开展自主招生选拔,在政策研制、材料评审、来校考核(笔试、面试及体育测试)、信息公开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选拔方法,培养了一批人才选拔专家和工作组织者。自主招生的选拔办法逐步推广到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的选拔工作中,整体提升了特殊类型人才的选拔水平。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评价录取的模式有可能会得到推广,有了自主招生积累下来的经验,开展好综合评价录取应该是充满信心的。
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给高校提供更多深入交流探讨招生工作方法的机会,从而尽快解决招生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得高考改革政策真正取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