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蓉 李睿宸 张青 孙云清
湖南桂东县寨前,这里是红六军团西征的誓师地。6月26日一早,光明日报“重走长征路”小分队来到这里,站在这个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发生地。静静地聆听感受,一段峥嵘岁月浮现于眼前,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扑面而来。
6月26日,媒体记者来到桂东县沙田镇的第一军规广场,深入采访长征路上的故事。光明日报记者 孙云清摄/光明图片
长征探路
“桂东是整个湖南最早看到太阳的地方。”来到这里,很多当地人都这样对记者说。作为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城,桂东人已习惯了最早迎接朝阳。而在85年前,这样一支红色先锋队也在桂东为新中国开拓了第一道曙光。
这里发生的事件,是长征的序曲,在于都中央红军还未开始长征之前,在这里已经开始了誓师西征,他们是长征的先遣队、探路先锋,是在漫漫二万五千里征途上最先向黑暗发起冲锋的大无畏的英雄们。
县志里这样形容位于罗霄山脉腹地的桂东:“山开八面,水汇双溪,虽弹丸之地,卓有金汤之固,环山以为城”。这里群峰高耸,层峦叠嶂,地形地貌极为复杂。
站在寨前广场的红军西征雕塑前,桂东县政协文史办主任胡海波介绍了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在红军面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情况下,苏区陷入困境,为了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党中央决定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红十七师和红十八师正在这样的情形下,离开江西来到湖南中西部,开展游击战。
1934年8月,就是在这里,从江西突围出来的红十七师、红十八师,召开了连以上干部誓师大会,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并誓师西征。从此,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序幕。
奉命西征
“打到外线去,消灭‘围剿’的湖南敌人!”在接到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电报训令后,红十七师、十八师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领导下,告别湘赣革命根据地,从江西遂川的横石、新江口出发,一路向西,昼夜兼程数日,突破敌人四道防线,终于在1934年8月11日抵达桂东县以南的寨前圩。当晚,他们就摧毁了寨前圩至沙田间由敌人把守的20余座碉堡。
8月12日上午,在寨前圩的河滩上,萧克主持召开了西征誓师大会。在会上,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并确定了西征的战略转移任务。
“先行突围,调动敌人,摸清情况,为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探路。”胡海波说,红六军团担起了执行长征先锋队的任务,分散减轻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压力,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
76岁的黄维忠曾是乡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他回忆起他的岳父生前曾讲述的红军故事。85年前的这块土地上,红军来了,那些平均不到20岁的红军战士们,穿着草鞋,饥寒交迫,但他们不打扰百姓,席地而睡,老百姓心疼他们,把家里的门板卸下来,给这些娃娃睡,而红军临走时还挨家挨户把门板还上装好。这里的老百姓当时就认定,这是我们穷苦人自己的军队,对红军格外亲。
据《中央苏区史》记载,“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历时80余天,行程5000余里,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实施了战略转移,起到为中央红军主力进行掩护、侦察、探路的作用”。
回望初心
85年倏忽而过,在如今寨前的这片河滩上,建起了“红军长征首发地”的纪念广场,当地的居民经常会来这里转转,黄汉尤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萧克就住在我家对面,也是打地铺。”74岁的黄汉尤并没有亲眼见证红六军团的西征誓师,但经常听父亲提起。在黄汉尤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当时红军休整的地方,那里还保留着几栋红军住过的老房子。
当时黄汉尤的家就在寨前圩,有个小铺面,做点小生意。那年夏天,红军来到镇上,为了不惊扰百姓,他们坚决不进家门,实在累了,就坐在屋外,靠在墙上休息一会儿。“听父亲说,红军不仅没有打扰他们,还分猪肉给当地村民吃。”黄汉尤回忆,经历了数日的行军作战,红六军团已是疲惫之师,军团领导特意为战士们买猪肉补身体,而战士们却将这珍贵的补给分给百姓。
我们一行走在当年红军走过的小道上,雨后的小路有些泥泞,空气中带着山区特有的潮湿,当年的红六军团经过这里时也是这样的季节。
1934年8月12日,既是红六军团正式宣告成立的诞生日,又是红六军团突围胜利誓师西征的纪念日,同时又是中央红军最早撤出中央苏区,实施战略大转移的起始日,也是震惊世界永垂史册,中华民族世代铭刻的中国工农红军,史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最早出发的一天。
寨前的誓师西征大会,是红六军团长征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大会,广大指战员认识到这次突围远征,不单纯是到外线牵制敌人,而且是为了保存自己,保存实力,挽救革命,实现极为重要的战略转移。大会极大地鼓舞了战士的斗志,增强了西征必胜的信念。
会后,因敌情变化,红六军团决定离开桂东,继续西进。8月13日上午,红六军团从沙田分成两路,一路往文昌、太湖、石壁山向汝城濠头前进;一路往径口、开山、田庄出发,离开了桂东县境。
艰难出发,前路漫漫,等待红军的将是什么?当年从这里出发的红军战士们无法预料,当命令来到,他们没有半点犹豫,一心向前走,哪怕等待他们的是湘江血战,是雪山草地,是人所能承受的艰难困苦的极限,他们都一往无前,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完成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长征,他们就这样所向披靡,一路向前,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光明日报湖南桂东6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