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红色,流淌在千年古村血脉里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红色,流淌在千年古村血脉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6-24 02: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光明日报记者 靳昊 徐丹鹿 王清彬 孙晶晶

  小雨淅淅沥沥,敲打在鹅卵石小路上。上朔,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更显宁静。

  “当年,红军就是沿着这条巷子来到了上朔村。”广东省南雄市油山镇红色文化义务讲解员黄树材指着脚下说。

  1934年10月26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打响了入粤第一仗——新田战斗,随后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上朔村。

  上朔,原名朔溪,位于南雄市东北部粤赣交界处的油山南麓。当年,这里曾是南雄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和游击队活动据点。

  “为了不打扰村民,红军战士大都住在祠堂、柴房、街道边、屋檐下或者空弃的老房子里。”黄树材说。

  村里徐氏祠堂的外墙上,还残留着《当红军歌》,这是难得一见的有曲谱、有歌词的完整红军歌曲。

  由于年代久远和气候侵蚀,有些字迹已分辨不清。2016年,有热心人士逐一比照歌词和曲调,进行较正并略加改编,形成了现在的《当红军歌》。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谁来压迫人……”十几位小学生的稚嫩童声,让80多年前的旋律再一次飞进了人们的心里。

  “红军来到了村里,不但不扰民,还帮忙做好事,村民们深受感动。”黄树材说,村民自发给红军送粮油、衣物、鸡蛋、芋头、青菜等。全村人捐钱捐物,为红军筹得粮款。有的村民甚至要把准备的嫁妆布料捐出来。

  村里的小广场,又叫红军长征广场,当年一部分红军战士也曾在这里休整。广场的右侧是人民会堂,这个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礼堂,原来矗立的是彭氏十房祠堂——一个见证上朔村红色斗争史的地方。

  据南雄市党史专家李君祥介绍,1925年,上朔村进步青年彭显模、彭显善在彭氏祠堂领导成立了原南雄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朔溪乡农民协会。1926年,在农协会的基础上,上朔村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自卫军先后攻打国民党政府梅关厘局设在夹河口、新田墟、大塘墟等地的关卡据点,打响了南雄农民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1928年2月,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在中共南雄县委领导下,打倒土豪劣绅,封仓焚契,分田分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反动派对苏维埃政府恨之入骨。“当时我们村被反动派称为‘土匪村’。”村民徐鸿志听父辈们讲过那段岁月。“屋要过火,树要脱皮、人要过刀”,反动武装开展了疯狂的屠村,1000多间房屋化为灰烬,1000多亩农田青苗被割,100多名赤卫队员被捕被杀。此外,还有300多名来不及逃跑的村民惨遭杀害。

  但是,上朔村民并没有被吓倒。

  1932年7月,这里成为红军水口战役的后方基地。战斗期间,上朔村民与游击队员共700多人去水口前线慰问红军战士。看到伤员无处安身,村民们又用门板作单架,将300多名受伤将士抬回村里治疗。

  南方3年游击战争期间,村里的彭过房、彭泥鳅干俚等人参加了游击队,他们收集情报,做向导,筹集钱粮、衣物,一次次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

  在村广场一面墙壁的展板上,写着村里牺牲战士的名字。

  彭厚眼俚、彭石头、徐木生、刘吊壳……一共46人。此外,还有很多烈士无名可考。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几经磨难的村庄迎来了一位故人——少将彭显伦,他是唯一当年参加革命活着回到家乡的。

  彭显伦在部队管后勤工作,当时有些老乡要求他拿些钱给家乡和家中使用。他听后耐心地说:“我手上是有钱的,但是,这些钱不是我的,是公家的,一个铜板都不能乱用。”他当即把随身穿的衣服和口袋里的一支钢笔送给了乡亲。

  如今,彭显伦将军的塑像就立在村中,他的故事已广为流传。

  (光明日报广东南雄6月23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24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