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龙舟蒲艾醉端阳——古代园林中的端午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龙舟蒲艾醉端阳——古代园林中的端午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6-09 04: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贾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正阳节。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我国各地的端午节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活动传统,包括赛龙舟、悬菖蒲、驱五毒、吃粽子、饮雄黄酒、浴兰汤等等,丰富多彩。这个节日正逢仲夏时分,草木繁盛、景致幽胜的园林成为古人过节的适宜场所,留下了很多佳话。

龙舟蒲艾醉端阳——古代园林中的端午节

唐代李昭道绘《龙舟竞渡图》摹本

龙舟蒲艾醉端阳——古代园林中的端午节

清代院本《十二月令图》中的御苑龙舟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隆重的活动,早在屈原投江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在吴越地区盛行,后来流传到南北各地,至今尚存遗风。古代各地兼有园林属性的水景名胜区往往都有端午赛龙舟的习俗,比如苏州胥江、无锡太湖、杭州西湖等等,争奇斗艳,各擅胜场。

  张岱《陶庵梦忆》描绘明末江南端午龙舟竞渡的盛况,提到南京每逢端午当日晚间,全城男女纷纷出门,来秦淮河边看灯船,有好事者集合了一百多艘小篷船,篷上悬挂许多羊角灯,各船首尾相接,在水上盘旋,仿佛火龙腾飞。船上管弦铙钹同奏,其声鼎沸,令人耳炫目迷。

  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端午节扬州瘦西湖虹桥一带有“龙船市”,别具特色,龙船五月初一正式开始在湖上巡游,四角立柱上旌旗飘扬,船头有篙师手持长钩,船舵有舵师执掌,船尾牵彩绳,由经过特殊训练的小孩子拉着绳子在水上表演各种杂耍,有“独占鳌头”“红孩儿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等等名目。游人同时乘坐画舫在湖上穿梭,另有商家驾小船售卖小鸭子,游客买下后扔进水中,龙船上的人各执长戈争夺,模拟水战,称为“抢标”。端午过后,外河龙船经响水闸进入内河,继续巡游,直到五月十八日结束上岸,并举行“送圣”仪式。

  历代皇家园林中也都设有龙舟,但早期大多与端午节无关。西晋、北魏时期,皇帝经常在三月初三乘龙舟游洛阳华林园。《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开封西郊的御苑金明池每年三月向百姓开放,有繁复的龙舟斗标表演,著名画家张择端为之绘有一幅《金明池夺标图》,成为后世御苑端午龙舟的模仿对象。

  明代北京皇城中西苑包含南海、中海、北海三片水面,端午期间经常举行龙舟表演。陆容《菽园杂记》记载宣德年间五月初五这天,满朝文武大臣都要扈从明宣宗和太后一起来到西苑,先由武将比试射柳,然后共同观赏划龙船。

  明末太监刘若愚《酌中志》对于皇家宫苑中的端午节有更详细的记录:从五月初一到十三日,紫禁城中的太监和宫女都要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大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板上悬挂天师、仙女降妖伏魔的图画,以示驱邪求吉。五月初五当天“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过水面,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皇帝亲临西苑,乘船游览,斗龙舟,或者来到紫禁城北面的景山插柳,并由御马监的骑士表演跑马。北海西岸设有五龙亭,附近建船坞,是冬天收藏龙舟的地方。

  明代出现不少假托历朝名家所作的《龙舟竞渡图》,大多借鉴西苑端午龙舟的实景,再加上画家个人的许多想象。其中一幅署名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对龙舟和御苑景致的刻画尤为细致,可作参证。

  清代宫廷继承了明代端午龙舟的习俗。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初五,顺治帝召大学士等重臣一起乘龙舟游西苑,在北桥登岸,并在南台举行宴会。

  从雍正时期开始,清帝长居北京西郊圆明园,几乎都在园中过端午节。宫廷画家所绘的《十二月令图》第五幅所表现的御苑龙舟胜景虽有虚构的成分,却也是现实的映射。

  乾隆年间圆明园中的端午节非常热闹,主要包含三项内容。首先皇帝在万方安和殿侍奉太后进宴,全家团聚;然后皇帝、太后、后妃与王公大臣分别乘船来到福海,观赏龙舟表演。最后在同乐园大戏楼看专门上演的“阐道除邪”大戏,并用晚膳。

  福海是圆明园东部的一片大湖,平面近似正方形,面积约28公顷,非常辽阔。端午期间四岸布置各式盆花,一派锦绣风光。皇帝与大臣们在湖西岸的望瀛洲亭或澄虚榭中观龙舟,而太后与后妃们则在湖中央的蓬岛瑶台上欣赏表演。龙舟共有九艘,雕成巨龙之形,船头画水鸟图案,取“九龙齐飞”之意,以彩色绳索界定航道,船上箫鼓齐鸣,画旗招展,行至皇帝御座之前,需要停留片刻,受阅致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圆明园中的龙舟表演号称“虽渡无争”,只是一种列队而行的仪式,完全没有任何竞赛的意思,因此被嘉庆帝形容为“九龙顺轨原无竞”。有学者推断这是为了在宫廷中营造和谐气氛,提倡减少纷争。

  只有亲信的王公以及大学士、御前侍卫等近臣才有机会在圆明园中过端午节。乾隆帝偶尔也会赐一些少数民族领袖和外国使臣入园同游,算是一项特殊的荣宠,比如来自新疆回部和卓氏的容妃的叔父、兄长和葡萄牙特使都曾经陪乾隆帝一起在福海看过龙舟。

  私家园林规模远逊皇家御苑,不可能出现龙舟这样的庞然大物,端午节期间和普通民宅一样悬挂菖蒲艾草,吃粽子,或者举办家宴,没有什么特别的游乐活动。《红楼梦》中不止一次写到端午节。第三十一回里,“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寥寥数语提到了古人过端午的习俗。宝玉和丫鬟晴雯在怡红院闹别扭,黛玉过来调解,说:“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这些说明端午期间大观园中也是要吃粽子的。

  端午前后,一些富商会在园中大摆豪宴,唱戏演舞,累日不绝,许多文人则喜欢在园林中举行雅集,最著名的一次是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的北京竹园寿集。竹园是户部尚书周经的宅园,以茂盛的竹林著称。当年五月初一,周经举行生日宴会,邀请屠滽、侣钟等九位高官和画家吕文英、吕纪入园欢聚,宾主相互酬唱,共作诗四十五首,二吕当场绘制《竹园寿集图》,传为佳话。吏部尚书屠滽诗云:“节到端阳隔四辰,枭羹蒲酒预尝新。已从天上颁丝缕,何用门前挂艾人。凤尾竹长添秀色,马樱花发落香尘。诸公笑我成狂客,剡曲湖山待季真。”

  清代淮安河下镇园林极盛,其中黄氏止园曾经在清初某年端午节前一日招友人宴饮,文士徐麟吉作《齐天乐》词咏道:“珠湖水学湘碧流,就近黄家书室。修竹轻摇,勾阑赤绕,砌点玲珑宣石。端阳近也,便沈醉何妨?”

  苏州网师园始建于宋代,至清代中叶已经非常凋敝,文人瞿远村出资买下,大加修葺,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端午节这天完工,特邀三五好友作“竟日之集”,文坛领袖钱大昕为之撰写《网师园记》,盛赞此园景色优美。

  现在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之外,其他传统习俗已经淡化。如果有机会找个古典园林逛逛,想象一下古人风采,倒也可以平添一点乐趣。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9日 05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