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四林(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主持人语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本期刊发3篇文章,深入学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不同角度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何以重要、新时代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强化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学校办学必须始终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既是我国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又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在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要聚焦学生这个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扣对、扣牢人生第一粒“扣子”,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
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什么是好老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一系列要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近些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数量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日益提升。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课教师队伍评价为“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这一评价,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认可。思政课教师要对标“六个要”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思政课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思政课。在这里,关键是要激发思政课教师“教”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可否认,在现有评价体系下,一些思政课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研轻教学,被动教、应付教等现象依然存在。只有切实改变不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使评价真正向教学倾斜,才能促进思政课教师热爱教学,进而研究教学、创新教学,解放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的能力,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在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推进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但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表面化、理论与现实脱节等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些思政课教师自信不足,思政课教学亲和力、针对性不够,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发挥不充分,等等。改革创新是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必然选择。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又要掌握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自身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明确要求,即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强化思想引领,善于引导学生对鱼龙混杂的思想观点进行辨析甄别、过滤净化,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切实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并善于将理论讲深、讲透、讲清,特别要在回答深层次重大理论问题上下功夫,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风范,创新理论话语表达,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要求思政课教师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用理论分析现实,用现实验证理论。
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求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教育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要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就必须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要求各级党委从政治高度和大局出发,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从经费、办公条件、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加强对学校党组织贯彻落实的巡查和督查。建立完善的各级党组织领导思政课建设的考核标准,并将之纳入学校主要领导考核的核心指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查和督查,以避免形式主义,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相关文章:①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方法论 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