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探索区域教改新模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探索区域教改新模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3-14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圆桌对话】

  嘉宾:

  林忠钦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杨晓慧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李清泉代表(深圳大学校长)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邓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也显示,今年教育部将探索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

  政策文件陆续出台,顶层设计渐趋清晰。但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之路怎样走,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如何开展,高校怎样才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而这,也是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共同思考的问题。

  聚人才、促创新 

  区域发展离不开“最强大脑”

  主持人: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协作机制,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有何重要意义?

  杨晓慧委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客观来说,当前,我国教育区域、城乡、校际均衡发展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正在展开的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涵盖范围广,既有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中西部、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加快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创新,优化区域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义重大。

探索区域教改新模式

图为广东省深圳市大学城。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林忠钦委员: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的重要结合点,学科优势突出,高端人才集聚,创新要素集中,科研成果丰硕,理应在区域发展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

  李清泉代表:建设世界一流的大湾区,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技,也必须有一流的高等教育。放眼世界,大湾区的崛起都离不开“最强大脑”——高校群。硅谷的崛起,就是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人才聚集、资本汇聚、技术转化的体现。

  同时,这几个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区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比如东北地区更强调“活”,盘活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雄安新区在于“新”,构建新机制新模式;长三角强调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则更强调发挥区域内高等教育的集群优势。

  建平台、增活力

  形成区域发展有效合力

  主持人:在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突破哪些瓶颈?这些探索,将为区域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

  李清泉代表: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该区域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也有较大规模,但由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制度壁垒尚存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步伐,使得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在经济领域合作紧密,但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合作相对滞后,未能形成与世界级大湾区建设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体系,也未能形成引领智能时代发展趋势的高科技研发体系以及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合力。

  林忠钦委员: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区域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如何构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同时,为了更好发挥地缘优势,高校也需针对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下足功夫。

  杨晓慧委员:几大区域虽定位、任务、发展方式不同,但都将为教育以及整个区域的发展带来重大变化。这一举措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发挥教育现代化先进地区的辐射引领与带动作用,促进形成区域内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以及城市功能相互配套对接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还不平衡,教育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各区域通过建立国际科教合作平台,加强国家间人文交流等举措,形成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将有效提升我国教育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重转化、强支持

  教改创新还要系统设计

  主持人: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动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作为区域内重点高校,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李清泉代表:支持保障机制必不可少。就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可考虑设立本区域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委员会”,通过高层会晤、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政策和规划协调对接,创新合作交流的体制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同时,设置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基金,在特区设立三地高等教育交流基金,用于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有关项目研究、落实相关计划或者补助教师互聘互访、课程学分互认等费用。此外,要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建设与交流机制,简化三地人员出入境手续。

  杨晓慧委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面临经济增长乏力、人才流失加剧等问题,尤为迫切地需要通过教育的改革创新,赢得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正因如此,东北师范大学要以建设一流学科为抓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学校通过积极建设6个一流学科,力图打造学科高峰,汇聚优势资源,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及东北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更大作用。

  林忠钦委员:改革开放40年,高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依托高校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大批大学科技园区,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创新力、竞争力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拓展了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当前,产业技术发展、更新速度快,教材落后于技术,学校教授的知识落后于产业发展,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极为关键。2018年,上海交大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构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意在助力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摘要

  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

  目标任务 探索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形成以河北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东北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为战略重点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

  工作措施 编制实施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分别研究制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推动海南教育创新发展的具体方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启动实施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4日 05版)

[ 责编:石佳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