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厅】
通过改革激发创新主体、科研人员积极性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步走”目标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离创新型国家又近一步
过去一年,我国科技事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历史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涌现出一批以体细胞克隆猴、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重大原创成果,港珠澳大桥、高铁、5G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攻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雾霾防治、肿瘤重大诊疗设备、原创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等一批先进技术应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同时,改进项目评审、破除“四唯”、扩大科技人员自主权、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等一批务实改革举措落地生效。
这些努力,使我们离创新型国家又近了一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创新型国家需要满足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要求。从定量指标来看,2018年我国综合创新能力排在世界第17位,2020年的目标是在15位左右;2018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8.5%,2020年的目标是要达到60%。
从定性指标来看,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需要看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是不是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发展动力是不是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劳动主体是不是更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精湛技能,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不是更多地用科技创新能力来衡量,是不是有一大批高水平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要进入创新型国家,我们还是有短板的。”王志刚坦言,在基础研究方面,特别是“从0到1”的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的探索,现在还有不足;创新生态、科研生态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反映,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R&D)的比例长期徘徊在5%左右,基础研究投入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如何啃下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这块“硬骨头”?
“我们对基础研究要给予足够重视,否则科技创新就没有源头。”王志刚强调。
就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而言,王志刚拿中国和美国做对比,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在15%左右,中国在5%左右。“美国是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都在投,中国的5%基本上是中央财政投的,地方财政和企业投得很少。”他说,“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好的势头:在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把科技创新作为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开始把基础研究作为投入的重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各国统计口径有差别,仅仅用数字还不能反映问题的全部。“科研经费统计包含哪些,不包含哪些,各国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中国加强基础研究是坚定不移的,今后会更加加大投入力度。”王志刚说。
“包干制”是信任也是责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王志刚表示,我国在科研管理方面,特别是经费管理方面,坚持以信任为前提,对广大科技人员给予充分信任,在政策制定上以激励为导向。改革的重点就是如何以激励、信任为出发点,改进科研经费的管理。“但是信任为前提,不能没有监督;激励为前提,总还是要有约束。”
“我自己也搞过科研,看到‘包干制’首先想到的是一种责任。信任越大,责任越大;授权越多,责任越大,压力越大。”王志刚说,“包干制”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一种手段,“不是有钱就撒开了用”。对于政府管理部门而言,要把“包干制”和“放管服”结合起来。“包干制”是一种“放”,但是“放”不等于不管,只是管的方式、管的理念会发生变化。
据王志刚介绍,“包干制”改革可能在一些基础研究定额补助项目等方面进行先试,目前已经选了60多家单位进行试点。试点单位的选择比较严格,“我们要看被选上的试点单位过去是不是确实在科研管理方面很规范、在科研成效方面很显著,科研队伍特别是带头人是不是专注搞科研,并且是否有科学精神、科研操守”。
王志刚表示,将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并征求科技界的意见,最后形成一个试点方案。在试点中不断推进、不断完善,最后变成一种新的科研经费和项目的管理方式。通过改革激发我们的创新主体、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大的自由度,有更多的获得感,助力创新型国家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