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庙会、看舞狮,赏花灯,观社火……除了这些过年的传统习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迎春之际走进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感受着别样的浓浓年味儿,以文化过节的方式庆禧纳福。
金猪呈祥迎新春。临近己亥春节,各地的迎新春美术展览此起彼伏,如故宫“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中国美术馆“美在河山——中国美术馆藏风景题材作品展”、荣宝斋的“笔底春风”己亥迎新春名家作品展、中华世纪坛的“我们的节日——中华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展”、“姹紫嫣红开遍——山东美术馆迎新春馆藏花鸟题材绘画精品展”、“盛世春光——江苏省国画院新春献礼·贺岁大展”、苏州美术馆的说“年”品“画”——己亥年春节“南桃北柳”古版年画特展等,多彩的图景记录着无所不包的民俗喜象,也描画出人们的美好祈愿和精神向往。
在今天这个追梦逐梦的时代,丰厚的艺术土壤滋养着文艺春天的报春花。艺术家在己亥新春献给观众的一场场丰饶的艺术盛宴,也是向新中国70华诞献上的一份份丹青礼赞。
故宫内,朱仙镇年画艺人尹国全(右一)向游客介绍年画。董乃德摄/光明图片
故宫博物院:150家老字号进宫摆摊集体拜年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这一回,北京盛锡福的皮帽、内联升的鞋,六必居的酱菜、王致和的酱豆腐,稻香村的点心、红螺寺的果脯,天福号的酱肘子、义利的面包,一得阁的墨汁、戴月轩的毛笔,还有大名鼎鼎的二锅头……一股脑儿地都进了紫禁城。几天来,慈宁宫花园、慈宁门外广场和隆宗门外广场的年货街上观者云集、人头攒动,来自山东、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西10省市的150家老字号及非遗企业进宫摆摊,为故宫观众集体拜年。
本次“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由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支持,故宫博物院、山东省商务厅共同主办。展览内容包括十余个类别,其中的工艺美术品和文房用具琳琅满目、引人注目,不仅有朱仙镇“天成老店”的木版年画、潍坊的风筝、扬州的漆器、济南的泰山玉、北京的景泰蓝,还有来自安徽的宣纸、歙砚,以及杭州西泠印社的印章等,众多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具有鲜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老字号”,在紫禁城里与观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厉害了龙之后裔 腾飞吧我的中华 (书法)张海
山东省副省长任爱荣指出,千百年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老字号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义利兼修、以义为先,铸就了耀眼的民族品牌,书写了我国工商业发展史的辉煌篇章。近年来,山东全省上下着力擦亮老字号牌匾,围绕保护传承、改革创新、市场开拓、品牌推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此次举办“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展览活动,目的是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好地阐释“过大年”这一充满团圆幸福感的话题,让春节的故宫博物院在深沉壮美的厚重文化之外,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让公众沉浸其中,感受博物馆里独特的年味儿、人情味儿。
春满神州千水绿 花迎盛世万山红 (书法)苏士澍
浙江美术馆:馆藏绘“春”图共展乾坤万里春
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留韵
“爸爸,草绿了,柳树也绿了,是不是春天就来了?”一名儿童站在丰子恺的《儿童不知春》前这样问父亲。陈家泠的《苏堤春晓》、陆抑飞的《一池春水》……为了让人们提前感受春天的气息,浙江美术馆特地精选了10年来馆藏的87幅与“春”相关的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典藏精品,在春节来临之际举办“春天的约会——己亥迎春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展”。
众多的展品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装点了冬春相交的日子,传递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此次展览不仅囊括了陈师曾的《红梅》、齐白石的《牵牛花图》等以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更选取了许多艺术家描绘春日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作品。傅狷夫、陈家泠的国画,胡善馀、刘航的油画和水彩画,张漾兮、李以泰的版画,艺术家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各自眼中独特的西湖春色,传递出不同的审美韵味。
岁朝图(中国画)齐白石
在众多藏品之中,吴冠中的《春》无疑是此次展览的点睛之品。这幅吴冠中创作于晚年的作品,细线几笔的勾勒便精准地绘出枝干之貌,与零星的花红、柳绿的点缀完成了具象的组合,并最终融汇到抽象的旋律语言中去,代表了吴冠中晚期逐渐发展到具象与抽象的边界的艺术风格。此幅作品拥有被视为镇馆之宝的极高艺术价值,不仅和本次展览的主题丝丝入扣,更是浙江美术馆藏品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悉,春节期间,浙江美术馆将全展厅开放,“春天的约会——己亥迎春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等展览,将为观众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气氛加钢淬火,让人提前感受到撩人的明媚春色。
全心全意(年画)
河北省图书馆:新中国年画展献礼国庆70年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英
年味渐浓。连日来,河北省图书馆正在举办的“我爱你 中国”迎新春年画展,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展。
“这些年画太亲切了!”一边欣赏年画,58岁的石家庄市民刘永利一边回忆,“小时候每逢过年,父母都会派我去买年画,现在家里虽然不贴年画了,但心中的年画却是抹不去的记忆。”
展厅中,一幅幅年画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再现开国大典激动人心的盛况,《二十四节气农事图》展示出农民按照节气安排生产、生活的场景;《刘胡兰》《董存瑞》《雷锋》还原英雄人物质朴、高大的形象;笔法细腻的《喂小鸡》《帮助妈妈干活》充满了童稚纯真……
此次展出的年画包括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香港回归以及让人永远铭记的英雄谱等,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色彩纯朴柔和,人物刻画生动。
“我数了数,这幅年画中画了足足有100多个人物,有在图书馆认真学习的,有围坐在一起表演节目的,有在游泳馆跳水的,甚至还有在操场上研究火箭如何升空的……今天看到当时的年画,了解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业余生活是什么样的。”市民齐先生指着一幅197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美术家张乐平创作的年画《少年宫》向记者说道。
此次年画展藏品的收藏人高伟表示,参展的116幅新中国正式出版的年画,能够完好保留到今天,弥足珍贵。
“新中国的成立让人们内心充满喜悦,也让艺术家们以极大的热情用画笔表达对新生活的赞美和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此次展览不仅要让年画回归大众视野,更要让人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河北省图书馆馆长李勇表示。
中国国家博物馆:54位书法名家联袂推出新春联
光明日报记者 田呢
“春满神州千水绿,花迎盛世万山红。”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协办的“亥岁祯祥——2019新年迎春书画展”近日偕大批新联开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此展特别邀请沈鹏、张海、苏士澍、陈洪武、孙晓云等54位书法名家联袂创作了一批新春联。
书写、张贴春联,是中国老百姓过春节时一种重要的民俗习惯。春联承载了百姓的时代心声和对新年的美好寄愿,也是书法与年俗文化完美融合的艺术形式。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不仅包括“有豕家中宝,立人位至诚”等传统春联,还有“厉害了龙之后裔,腾飞吧我的中华”这样用流行白话创作的春联,在为观众送去美好新春祝愿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领会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
本着“用专业创造精品,用精品回馈人民”的宗旨,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的艺术家们也专门为此次展览精心创作了《祥云起泰山》《瑞雪映梅花》《春水》等十余件歌颂祖国锦绣山河、壮丽美景的精品力作,这是该书画院自成立后首次面向观众的成果汇报。展览还精选了以迎春应景、寓意祥和为内容的古代绘画精品,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传统,尽显吉祥和谐之美。
己亥新岁,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个以最新创作为主的展览,不仅向广大观众传递出新年的祝福,同时也为祖国唱响了一曲时代赞歌。
北京画院美术馆: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年俗雅趣
光明日报记者 田呢
从除夕到初五,来北京画院美术馆参观的观众,有机会获取名家“福”字一件,喜庆过大年。
抬头是点缀浓浓年味的火红灯笼,盘中是期许“多福长寿”的金色佛手,春天仿佛即将绽放在早春梅的花苞之间……踏入北京画院美术馆,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息。这里正在举办的是“风雅艺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艺术”展。展览中不仅有文人雅士热衷的风雅之事,还有市井百姓的传统习俗。您可以来此品齐白石辞旧迎新的《岁朝图》,以及吴昌硕、陈师曾等名家笔下的梅兰竹菊,看文人戏墨,借物言志;也可赏《寿桃》《百子》,琢磨画家以绘事寓吉祥的才思巧出。
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写福字、剪窗花,贴年画、挂彩灯,爆竹声声、红灯盏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年文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然而,随着科技化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老百姓对于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已渐渐淡忘。为此,展览特别在一层展厅开设互动区,您可以来此剪一枚窗花,贴在窗上,守望春暖花开;写一个福字,粘于门前,请福禄平安到家;寄一张信笺,纸短情长,送出新年祝福;印一幅年画,年年有余,祈愿丰收富足。
齐白石是北京画院第一任名誉院长,位于南锣鼓巷的雨儿胡同13号院是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介绍,临近春节,经过休整后的纪念馆再次对外开放。观众不但可以观看“纸短情长——齐白石画笺的诗情画意”展,旧居内文创新品更是吸引了众人目光。红彤彤的石榴、黄澄澄的枇杷被设计师变成了精致的胸针和红红火火的抱枕;《发财图》被印上红包,大红的底色衬着烫金的算盘,吉祥喜庆;小鸟趣儿变身“我爱工作证”和登机牌,用呆萌的小眼神,提醒着来年继续忙碌的人们“生活要有趣儿”。随手挑几样充满设计感的小物,在艺术趣味里感受最深的祝福。
上海龙美术馆:精彩呈现名家笔下的春节与春天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与希望。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日前特别推出“己亥大吉——馆藏迎春特展”,以迎春纳吉为主题,遴选出20余件作品,分为“春景”“春节”“春愿”三个章节,重点展示古元、陈钧德、苏天赐、吴树钧、梁锡鸿、徐悲鸿、吕斯百、颜文樑、罗荃木、段建伟等艺术家的馆藏作品,以迎接新春、庆祝年节,开启新一年的展览。
中国的十二生肖代表了12种动物,韩山创作的《十二生肖之猪》描绘了两只憨态可掬的猪,被呈现在展厅第一章节。葫芦谐音“福禄”,鹿谐音“禄”,桃子常与长寿文化关联,王济远创作于1958年的油画《葫芦图》、罗荃木的油画《双鹿图》以及李东升的《桃》,无不蕴含了中国民间丰富的吉祥文化。鱼同“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梁锡鸿创作于1978年的《双鱼》取意于此。张自嶷创作于1984年的油画《安塞腰鼓》,则是对人们年节喜悦的呈现。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除了吃年夜饭,还有贴春联、年画、剪纸和放爆竹等。古元创作于1982年的水彩画《昨夜大雪》中,有静谧的村庄和早起劳作的人们,画面中还可以看到被春联装饰的房屋。
人勤春来早,段建伟的《春耕》写的正是一群冰天雪地里肩扛铁锹、钉耙忙碌的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溥儒的书法《福禄寿喜》,四个字道出的是大家对幸福生活不变的追求和美好祝愿。颜文樑的木版油彩《春·中山公园梨花》描绘了上海中山公园内梨花、桃花盛放与游客们赏花休憩的场景,清新自然,带来满目春的消息。徐悲鸿1936年创作的设色水墨《野趣》、吴树钧1938年创作的小尺幅木版油彩《桃花映日》、关紫兰和苏天赐描绘的《水仙》以及王济远的《百合》,则加深了展览中春天的气息。春天还没到,我们首先感受到了独属于春的姹紫嫣红。当你走进费正的《元宵夜》,就意味着新春佳节的收尾。不管有多么不舍,节总是要过完的,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责编:孙宗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