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我只是单纯地想做研究”,这是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以前常听到的一句话,那种无奈写在许多科技工作者的脸上。但近年来,记者越来越多听到的是类似下面的话:
“近年来科技领域改革措施不断落地,特别是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的不少‘松绑’措施,让科研人员更能专心搞学术。”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明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期间对媒体的肺腑之言。
就在此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强调:“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这是中国7000多万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心声。过去数年来,这个声音一直在回响。我们循着回声,可以回到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会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里其中一项就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此后,一系列举措密集出台,阻碍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渐次拆除。科技创新需要人才驱动,改革就是要释放人才活力。
“十八大以来,我们科技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科学的春天。”东北大学教授王昭东在2018年国新办举办的科技工作者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如是说。
科技创新环境极大改善
瑞典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3日,清华大学博士后万蕊雪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获得了《科学》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瑞典国立生命科学实验室等评选的2018年度青年科学家奖。这位年轻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以多篇论文的形式见诸《科学》《细胞》等学术期刊。有记者问她:成果颇多,原因为何?万蕊雪首先想到的是国内高校科研硬件与平台的变化。她的研究工作需用到冷冻电镜,这种精密仪器因为各种原因国内以前很少见,而近几年许多高校都配备了。
对万蕊雪而言,科学界的肯定固然可喜,更可喜的是科研环境的改善使她在实验室里可以把理想化为现实。同样,与万蕊雪观点一致的是骆清铭,这位研究生物光学成像的科学家最大感受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环境有非常大的改变”,这让他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实验室里自由地盛开、在实验室外茁壮地成长。
骆清铭对脑部神经元网络的可视化和成像方法非常感兴趣。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期间,他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组建团队研发了一款全脑网络可视化仪器,但只是实验室阶段的原理样机。“我们发表了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到这时候就结束了。”骆清铭以为,就像当时国内许多科研工作常常陷入的困境一样,他们的研究也将止步于转化前的“最后一公里”。
有一次科技部领导同志来华中科技大学调研,发现了这个沉睡中的成果,建议他们申请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并实现产业化。于是,原理样机进一步改进成了产品样机。此后,江苏有关方面也来寻求合作并支持他们进一步转化成果,产品样机最终变成了50台应用示范设备。
从原理样机到产品样机,再到应用示范设备,这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全链条,而这整个链条都受益于科技政策与各级政府的支持。骆清铭的经历引起了王昭东共鸣:“我们的研究结果现在更容易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大大加快。”
自由的科研带来自信的未来
“我们能更专心地做科研了”,这是王玉明、万蕊雪、骆清铭以及众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感受。他们所感受到的科研环境改变,是一次次科技体制改革的结果。2018年12月20日,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发布《进一步深化管理改革 激发创新活力 确保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既定目标的十项措施》,减少科技项目实施周期内的各类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活动,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更大自主权。这样的科技体制改革和激励举措,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
比如,《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合并会议费、差旅费和国际合作交流费,让“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对科研人员“放权”“放钱”和“简”管理,科研人员不再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约束,比较自由地开展科技攻关。
比如,《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实行分类评价,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评价告别“一刀切”;《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价倾向,人才“帽子”不再满天飞。
再比如,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发布《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科研人员可以凭成果致富,实现“名利双收”;《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让科研人员可以兼职兼薪,创新创业。
根据2015年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我国2020年要完成143项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110多项。不管是“放权”还是“放钱”,根本出发点都在于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给予科技工作者充分的信任与自由,而科技工作者也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2018年,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7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
在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自由环境下,我国科技工作者有了更多的引领意识和创新自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不断突破人类的认知极限。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