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剑
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代表,是根,是源,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长期以来,炎黄文化研究总体上一直处于碎片化、孤立化的状态和水平,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走出“疑古”,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民族与国家的文化“道统”。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自信就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来。经过严谨论证、深入探究、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信阳师范学院于去年年底,在全国率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将炎黄文化研究“升级”为“学”,用“学”来梳理出学界关于炎黄文化的基本脉络,来凝聚几代学人关于炎黄文化的研究共识;用“学”来打造炎黄核心学术生产力;依托“学”,推动炎黄文化研究于当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学”的旗帜下建立起文化自信与自觉。
学科建设是一个由教材、课程、教学、科研、人才梯队等诸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从目前来看,课程建设是推动国学实现学科化的重要抓手。国学长期以来被排斥于学科之外,所造成的一个突出的后果,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无法进入大学课堂。教与学彼此分离,科研与教学相互脱节,学术成果无法及时有效地转化成教学内容;科研是散点式的,缺乏总体规划,很多成果无法得到系统性的总结;选题重复、会议主题重复、科研投入与产生重复等等。应该看到,这些问题是结构性的,结构不变,问题就会反复出现,不断重演。因之,解决的办法也得是结构性的:把炎黄文化研究升级为炎黄学,这只是结构性改革的第一步;把炎黄学建设成大学里的一门课,通过课程建设这一个学科平台,把教与学,教与研有机地统一起来,才是下一步学科建设努力的重点所在。一段时间以来,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以传统文化为对象的研究院,但热闹一阵,又复归从前了,散点式的、碎片化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表明,国学由学问之学转变为学科之学,一定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以及相关的教学、教材环节上来。由此,国学学科化的价值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一个多月前,《炎黄学》课在信阳师范学院如期开讲了。课程建设借鉴了国学“公开课”的经验,于今年2月份召开了备课会,来自全国的知名学者与专家围绕“讲什么”“谁讲”,以及讲和讲之间如何衔接成为一个整体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了《炎黄学》课程方案。该课程为本科生公选课,计入学分,以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教师为授课对象。由此,炎黄文化研究在信阳师范学院变成了大学里的一门课,吹响了国学学科化的“集结号”。
■链接
《炎黄学》公开课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