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景华
“变法不能停!”“变法不能停!”
在戊戌变法失败的前夜,梁启超与谭嗣同“变法不能停”的疾呼回响在北京上空,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令青年学子热血沸腾。
公元1895年春,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参加会试后等待发榜。此时,因甲午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等。消息传至国内,立即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在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台湾著名诗人丘逢甲写下血书“抗倭守土”,台湾人民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当时,广东学子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也一起到北京参加会试。康有为深感清政府的腐败,认为必须改革才能图强。康有为连夜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4月22日,在梁启超的协助下,康有为于北京松筠庵召集十八省千余名举人响应。5月2日,康梁师徒率千名举人与数千名市民聚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虽然失败了,但维新思想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并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康有为曾深有所感地写道:“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成为知识分子现代觉醒的标志之一。
“公车上书”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后人并没有忘记“康梁”爱国救亡的壮举。2015年,由广东佛山粤剧讲习所制作的原创话剧《康有为与梁启超》,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康梁”“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过程,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十几个城市及大学巡演,激起了青年学子变革图强的共鸣。该剧制片人李淑勤表示:“康梁”题材之所以获得青年观众的认可,是因为“康梁”身上凝聚了知识分子变法图强的家国情怀。
深秋的北京,天高云淡。在位于西城区宣武门达智桥的杨椒山祠,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青年学子王继绎正驻足瞻仰。他说,今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当年,康有为选在这里写就《上今上皇帝书》,也许别有深意。这里昔日的主人是明代忠臣杨椒山,在这里,杨椒山写成《请诛贼臣疏》,然后慷慨赴死。这里,见证了爱国、改革一脉相承的代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