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张景华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
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京杭大运河北起点,因“漕运通济”得名通州,历史上是四方来贡、漕运物资水路必经之地,还承担着一部分重要的行政职能,为拱卫、建设、繁荣、安定北京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通州城市发展历经7个定位变化,3个阶段演进,在北京市、京津冀区域乃至国家层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提升。
如今,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功能定位,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和要求,通州区正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向着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迈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市通州区调研组组长莫纪宏认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期,通州区成为首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地和示范区。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通州发展史上的新篇章。近年来,通州区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在规划编制、服务市级机关搬迁、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些可推广的经验。
坚持多规合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到精准施策。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历史工程,必须做好谋篇布局。
为了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通州区围绕中央和北京市规划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标准要求,创新市区联动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同步推进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设计导则以及区域规划、镇域规划,实现总规和街区两个层面的多规合一,率先实现多规划底图叠合、数据融合、政策整合,搭建起多层次、巨系统、全方位的统筹综合规划体系。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通州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城市管理资源,建成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大数据系统和智能高效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安全、高效、便民的智慧城市,实施网格化管理,形成大综合、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三级平台、四级服务管理”的多层立体城市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水平。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通州在组织机构、规划编制、服务市级机关搬迁、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协同发展、加强城市管理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多规合一、积极试点、综合管理、多元治理等新时代改革经验。
莫纪宏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改革创新,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前所未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营造敢于改革的环境,既要探索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确保中央改革部署落地,又要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保护改革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