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曹元龙
“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成立大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发表的主旨演讲颇受关注。正如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所介绍的:“一位是经济学大师,阐述如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发展;另一位是文学大师,阐明‘一带一路’如何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沟通与理解。”
林毅夫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阐释“一带一路”的意义。他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平均每年9.5%的经济增长率。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以这么高的速度保持了持续时间这么长的经济增长。在此期间,如果把中国减少的7亿多贫困人口去掉,世界贫困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中国文化倡导“己利利人、己达达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实现中国民富国强,也希望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摆脱贫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一个新的中国倡导的国际发展合作框架,‘一带一路’是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作为抓手来推动的,抓住了限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瓶颈。”林毅夫表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有比较优势,而且是可信的。第一,中国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最强的国家,具备钢筋、水泥等产能优势,培养了世界最大规模、非常有竞争力、效率非常高的施工队伍,从而具有成本优势。第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中国有3万亿美元的全世界最高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过去买美国政府的债券或股票,但是其债券回报率非常低,其股票市场泡沫很大,风险很高。现在这些美元储备中一部分资金可以用来做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只要这些项目选择好,回报率会相当高。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后能不能致富,取决于有没有产业发展。中国很快将变成高收入经济体,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掉比较优势,需要向海外转移,并且体量很大,实际上创造出一个足以让沿线六十多个收入水平在中国人均GDP一半以下的国家和非洲国家同时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的窗口机遇期。第四,思路决定出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条件不同,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用在发展中国家难免有“南橘北枳”的局限。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条件较为相同,来自中国的经验、理论和思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动员资源,克服困难,抓住发展的机遇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听了林毅夫教授关于经济的专业演讲,感到耳界大开,自然就带来了脑界大开。”莫言风趣地说,多年以前中国诗人艾青先生写过几句诗:“蚕在吐丝时,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出现,当然是因为有了蚕丝,有了丝绸,有了丝绸制作的华丽衣服,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希望和追求,丝绸之路是时间的产物,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
有两部舞剧令莫言印象深刻。一部是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排演的《丝路花雨》,其所塑造的美好艺术形象,譬如“反弹琵琶伎乐天”造型,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欧洲、美洲、非洲很多国家观众的脑海里,成为关于中国、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个标志性记忆,产生了超出艺术和文化的作用。另一部是福建省歌舞剧院排演的《丝海梦寻》,描述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表现了当时的泉州这个中国海港城市繁荣繁华、文化交融的生活景象,展现了那个时代航海者的英雄精神和对大海的敬畏和亲近。莫言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向我们昭示,善的、真的、光明的总是会战胜恶的、假的、黑暗的。通过这样一种艺术的创造和艺术的欣赏,我们的思维就不再局限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未来。
莫言认为,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新的故事,艺术创作者不仅应经常观照历史、回忆历史,更应该把眼光放到现在,甚至要看到未来。所以要了解“一带一路”上发生的新故事,发现新文化的雏形。在以往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艺术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沙漠、骆驼、大帆船、滔天巨浪、敦煌壁画、泉州寺庙等,在未来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艺术创作中出现的很可能是高铁、飞机、巨轮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生活。时代发展了,生活变化了,有关艺术表现的内容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莫言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政治合作之路、经济贸易之路,而是人类文化的共融之路,是人的情感的理解沟通之路,是人类新的文明的创造之路,所以最终是人的道路。
(光明日报北京9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