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红柳(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了与各国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和决心。在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硬实力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听清听懂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使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话语体系涵盖了一国的政治主张、经济诉求、社会发展目标、哲学思想、共同的价值观、文明智慧和文化底蕴等重要内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真实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呈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实,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所积淀的文明智慧和灿烂文化,介绍我国在新时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人类和平与共同发展并为此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和意愿。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要重视发挥语言的功能作用。马克思十分重视语言的传播和交际功能,他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语言学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人类的语言符号和语言使用机制,总结归纳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语言学理论体系。如语用学聚焦于语言使用,探究语言使用特征及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语言选择问题。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应重视和研究如何在不同社会语境下充分发挥语言的语用功能,让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更加清晰准确并易于被各国人民认同和接受。
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应关注语境对话语表达和语义理解的重要影响。明确话语行为所基于的共同语境,将更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要真实、立体、全面和清晰准确地传递中国声音,就需要让不同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协同发挥作用,相互补充印证并保持所传递信息的一致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分析研究相关利益方的观点、立场和诉求所基于的话语语境,在辨别和确认对方真实语义的基础上不断沟通,使双方最终能在相互认同、较为一致的语境下开展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就“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言,要将“一带一路”建设及其承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准确传播并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响应,首先需要准确描述和凸显提出这一理念的时代语境,避免误读并消除疑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些表述明确了我国对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时代语境,在构建话语体系和进行对外传播时,要始终如一地将我们的主张、声音和观点放在这一语境之中。与此同时,在阶段性总结、评估各参与国共建“一带一路”经验和已取得成果的同时,也需要对“一带一路”理念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和认同度等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推动话语传播在语言性语境表述上更清晰明确和更具公信力,在话语内涵意义的宣示上更有针对性、更加生动、更富有创造力和感召力。
总之,在宣传“一带一路”建设及其承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过程中,应重视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功能和使用机制的归纳总结,重视语言与社会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正确科学地运用语言,充分发挥语言作为人类生活、学习和交流工具的作用,掌握不同社会语境下的语言选择和使用模式,更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增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各国人民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认同和情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