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担当

2018-07-19 05:3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郭正礼(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多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前进方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迈出了坚实步伐。面向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守正笃实、砥砺前行,为新时代贡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力量。

  1.把握政治方向,筑牢坚强阵地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优势所在,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深刻揭示中国发生根本性变革的经验和规律,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态度对待真理,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特别是深刻阐明了如何把握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问题、如何把握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导向问题、如何把握好“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问题等,旗帜鲜明地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地驳斥和批判了各种奇谈怪论和错误思潮,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进指引航向。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担当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太原市图书馆的“马克思书房”对市民开放,这里不仅收藏了马克思的著作,也收藏了学者对马克思生平、著作研究的文献。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力量、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自觉将其贯穿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之中,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筑牢党的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谱写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

  2.推进创新发展,打造学术高地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我们要勇攀新高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然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理性思考和创新发展。新时代迫切需要我们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着力提出立足中国立场、具有中国智慧、反映中华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充分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充分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完善学科和教材体系,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担当

  自2013年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每年编写一部年度报告,旨在将其打造成为服务专家学者、展示基金品牌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光明图片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实践深化、历史前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激发自身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造活力,为解决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回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迫切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创新,多出重大成果和优秀人才,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研究高地。

  3.勇立时代潮头,敢发思想先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适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才能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面,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重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精诚合作,着力打造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对策研究。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方法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特点。只有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与时代变革同进步,与创新实践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机活力的历史背景下,在我们党必将以更加刚健的步伐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历史时期,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和学术创新,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发出中国学术最强音,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智力支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尚,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19日 06版)

[责任编辑:孙佳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