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陈岛绘出新图景

2018-06-12 04:5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光明日报记者 方曲韵

  从椒江七号码头前往大陈岛,乘客轮仅需1小时。沿途风景,对翁丽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翁丽芬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1988年高中毕业回到大陈任教,转眼已过30年。从最初乘着小船在海上颠簸好几个小时,到如今乘着高速客轮破浪而行,时常往返于台州市区和大陈岛的翁丽芬明显感觉到,大陈岛和市区越来越近了。

  大陈岛,位于台州市椒江区东南52公里的东海海上,曾是一片荒芜之地。60多年前,一批批有志青年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偏远海岛从此有了生机。

  无论是在浙江还是在北京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大陈岛开发建设十分关心,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大陈、现代化大陈的重要指示。

  “开拓创新就是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在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翁丽芬正在编写《大陈岛垦荒精神读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16个字成了大陈岛新一轮开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2003年“八八战略”实施以来,翁丽芬欣喜地看到大陈岛发挥山海资源、红色资源优势,实现海岛振兴的决心。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团干部培训基地、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个个荣誉成了大陈岛的新名片,使得越来越多人来到这里重走垦荒路、重温垦荒精神。

  于是,从2012年开始,翁丽芬又多了一项新工作——辗转台州各地宣讲大陈岛垦荒精神。

  职责多了,思考也就多了。

  几年前,岛上不少渔民转产外迁,学生数量锐减。学生虽然少了,翁丽芬和老师们却仍忙得停不下来。编写乡土教材、兼职干部学院讲师、制作新媒体课件……他们逐渐找到了坚守的理由:“要为海岛教育留下一些东西。”

  “像矫健的海燕飞翔在万里云天,我们垦荒队员和大陈岛血肉相连。”翁丽芬最喜欢《垦荒队员之歌》里的这一句。她看到越来越多新一代建设者像海燕般飞到这里。

  入夜,大陈岛星星点点亮起灯光,王海强匆匆出门去检修一处线路。他是老垦荒队员的后代,也是国网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供电公司大陈供电所所长,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光明使者”。

  1987年,19岁的王海强毕业后回到大陈岛,成为一名电力工人,见证了岛上许多的从无到有:“当年岛上基本都是黑的,路灯也没有。”几十年来,大陈岛拉起了高压线路,增加了配电箱,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缆,建设了第一座变电站。

  2013年,大陈岛开始新农村改造,王海强也开始了他的“海岛特色”电网改造工程。在7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和同事们为岛上所有电杆都做了防风拉线,让它们有了抵御台风的力量。他还设计了“风趋式防缠绕装置”,保护了海岛线路安全。

  一度被岛外吸引的大陈人,开始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这片土地。

  2014年年底,1989年出生的陈彬彬辞去工作返乡创业,在大陈岛上开了一间民宿。“这两年民宿生意越来越好。”陈彬彬对大陈岛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到过很多地方,回头才发现自己的家乡原来这么美。”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2日 01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