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聪利
沟塘、田边曾被村民当成垃圾站,这些地方往往垃圾遍地、蚊蝇乱飞,臭水沟里还有死禽死畜……几年前,河南平顶山的很多农村都存在这种现象。而今,当地的农村环境已经有了巨大改善。
近年来,平顶山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初步构建了户村分类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机制。
■源头把控 大家习惯了把垃圾分类
“绿桶放可沤粪垃圾,蓝桶放不可沤粪垃圾,家家户户都有这俩桶。现在大家都习惯把垃圾分类了,不管是村里还是家里,都干净卫生。”在平顶山市郏县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村民白永强指着院内大门口的两个垃圾桶说。从源头实施垃圾分类,这是郏县姚庄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改善村居环境的系列措施之一。
在平顶山市汝州市庙下镇胡庄村,每条街道都有蓝、黄、绿、红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上面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可腐烂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不可回收不可腐烂垃圾”。这是汝州市引导村民主动分类、从源头把控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的措施之一,与郏县的措施异曲同工。
“群众是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主体,建设美丽家园,必须把群众的力量发动起来,从源头进行把控。”平顶山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平顶山市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减量,降低收运处理的整体运行成本。各县(市、区)政府大力引导和鼓励农户首先进行简单分类,村庄集中后进行再次分类,然后将可降解垃圾就近堆肥返田,或利用农村沼气设施处理;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对可回收垃圾,每个行政村都要建立回收网点,各县(市、区)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政府公益支持为补充,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可利用物回收;有毒有害垃圾要单独收集,送相关废物处理中心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河南平顶山新城区白龟湖湿地公园月季花盛开。光明图片
“三五家配一个垃圾桶,村里的垃圾天天有人清,现在都没人乱扔垃圾了,等污水管道铺好,污水横流的问题也解决了,到那时村里更美了。”在舞钢市武功乡田岗村,村民赵胜迎正在家门口和村里铺装排污管道的施工人员闲聊,看到记者走来热情地上前打招呼,介绍村里的垃圾治理、厕所改造、污水治理等工程。“环境好了,幸福感也提升了。我儿子都说以后退休后要回老家住。”
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平顶山市夯实了农村垃圾治理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激励村民养成了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在这里的广大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等现象很快会成为历史,随之而来的是平坦整洁的乡间道路、绿意盎然的广场公园,依托美丽的生态环境,村民们纷纷建起了致富农家乐。
■垃圾治理 “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
平顶山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一地有一地的特点,一地有一地的成效。“我们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坚持统一目标和要求,正在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平顶山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说。市级层面主要从完善村镇建设规划、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入手,多措并举,让农民养成文明、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2017年,平顶山市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清理陈年垃圾。重点清理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坑塘沟渠、河边桥头、道路两边等地方堆弃的垃圾及杂物,共治理5472处,清运垃圾23640余吨。之后,全市11个县(市、区)对城乡接合部、环境敏感区、交通干线、江河沿线等区域垃圾乱排乱放点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建立工作台账。春节前后,该市提出了“清洁家园,干净过年”的口号,各县(市、区)累计出动人员2万余人次、各类机械车辆2300余台次,清理农村积存生活垃圾1.5万余吨。根据工作计划,全市陈年垃圾清理治理工作将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结束。
河南平顶山鲁山县尧山镇东竹园新型农村社区。光明图片
目前,平顶山市已初步建立农村垃圾收运系统。按照村庄人口每500人配1名环卫保洁人员、5至10户配1个垃圾桶(箱)、每村2至3辆垃圾三轮车的标准,足额配备到位。乡镇每1万人配备一辆4吨垃圾清运车,县里布局好垃圾处理厂,保证了农村生活垃圾“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
为激发广大村民的参与意识,平顶山市还开展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制订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定期开展观摩评比,2018年计划创建示范村200个、达标村300个,对示范村、达标村的奖补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
■垃圾兑换超市 垃圾分类也能得实惠
垃圾分类,说起来简单,真正实施起来却不容易,但汝州市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径。
“这些垃圾都能攒着兑积分、换东西。”上午10点,汝州市纸坊镇石桥村,70多岁的村民李西金正在整理最近收集的废电池、旧灯管等垃圾,这些以前村民觉得扔得越远越好的垃圾,如今成了可以变钱的宝贝。
“说实话,一开始群众半信半疑,庄稼人嘛,都是头一次听说这些没人要的垃圾还能换成东西用。直到看见村里的兑换点‘开业’,大家才真信了。”石桥村党支部书记陈万杰说,垃圾清走了,家里干净了,还能兑东西,群众算明白了这笔划算账,在把垃圾倒进垃圾桶之前就学着按“有用”“没用”进行初步分类了。
河南平顶山乌江河口公园干净整洁,不见垃圾。光明图片
“垃圾兑换商品”是汝州市推进垃圾分类的措施之一。该市明确了旧灯管、废旧电池等14种有毒有害垃圾的兑换积分标准,设立乡级有毒有害垃圾“兑换中心”15个,依托村庄超市、电商网点建立村级垃圾回收点382个,鼓励群众用有毒有害垃圾兑换积分,进而兑换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
同样,在汝州市王寨乡唐村,谈到垃圾分类的问题,该村党支部书记龚占杰也有妙招。“我们村每个保洁员都配了一个垃圾收集工具和一个白色垃圾收集袋。在收集垃圾的时候,保洁员将白色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垃圾分拣出来,白色垃圾存放在收集袋内,我们按照每公斤0.5元的标准,定时进行有偿回收,回收所得归保洁员所有。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清理干净、彻底的前10名各奖励100元,对清理不力、效果差的每人罚款100元。”
2017年6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决定在全国100个县(市、区)开展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河南省共有5个县市入选,汝州市荣列其中。据汝州市委农办副主任王志伟介绍,自2015年开始,该市着力构建户村分类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机制,把市场化保洁作为建立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着力点,先后引入10家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的环卫企业参与20个乡镇街道卫生保洁,实现了市场化保洁全覆盖。目前,汝州正在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卫生市场化保洁制度,研究制定了有毒有害垃圾有偿回收制度,初步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机制。
“我们计划在全市其他农村推广汝州市的经验,广泛推行社会化保洁服务和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平顶山市住建局村镇科科长张国兴说,预计到今年6月底,全市没有实行社会化服务的地区将全部按照不少于农村人口2‰的标准配备保洁员队伍,全市基本建立起“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