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破解“垃圾围城”的上海实践

2018-05-17 02:45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农村垃圾处理新探索系列报道】

破解“垃圾围城”的上海实践

——在上海崇明区来一次跟随垃圾的旅行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破解“垃圾围城”,是摆在每个城市面前的必答题。垃圾分类的水平直接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最近,上海为期三年的新一轮“环保战役”正式打响。4月10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明确了“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等共5条具体要求。

  4月21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规划到2020年所有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的居住区垃圾分类实际效果要达标。

  日前,记者来到上海崇明区的乡间地头,来一次跟随垃圾的旅行,探寻“垃圾围城”的破解之道。

破解“垃圾围城”的上海实践

上海崇明区城桥镇田园风光  黎军摄/光明图片

  1.庙镇联益村的垃圾收集员

  费建国,上海崇明区庙镇联益村的垃圾收集员,今年是他在岗的第12个年头。每天清晨4点45分起床出门,奔赴村民家收运垃圾已成为他的习惯。

  费建国与村里另一位垃圾收集员肩负着全村400余户村民的垃圾收运工作,自从2017年9月初村里启动了垃圾分类工作,费建国更忙碌了。以前,他只需要挨家挨户清走村民家门口垃圾桶里的垃圾,现在他还要给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打分,分得好的打钩,分得不好的打叉。“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年底村里发放的一些福利。考核情况每月一汇总,每半年一评星,是星级文明户和各类补贴救助的重要评定依据。”费建国说。

破解“垃圾围城”的上海实践

上海崇明区城桥镇,工作人员在社区宣传垃圾分类。 张峰摄/光明图片

  “马夹袋不要跟着垃圾一起扔进湿垃圾桶”“旧灯管属于有害垃圾,要单独打包,不要扔到桶里”“小骨头是湿垃圾,大骨头属于干垃圾”……相比于严格地打分,费建国更多的还是循循善诱。“村里年纪大的人多,总有些人记不住怎么分类,打分只是一种形式,帮助他们正确分类才是最终目的。”费建国说。

  陪伴费建国多年的垃圾收运车上,如今添置了一套音响设备。当垃圾收运车行驶于乡间小路,车上的喇叭一路循环播放着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谁家分不清楚,我就把车停在他们家门口,让他们多学习一下。”费建国说。

  作为庙镇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先行试点村,联益村垃圾分类工作推广顺利,如今绝大多数村民都已成为垃圾分类的能手。费建国告诉记者,联益村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规范村民的生活垃圾收集行为。村委会统一发放垃圾桶,让村民渐渐养成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好习惯。村委会还出资建造临时湿垃圾处理站,将农户菜园、梨园中产生的烂菜、烂梨等地头垃圾回收加工成肥料还田,既避免污染环境,也为农业生产添了肥力。

  村民会分类,垃圾有去处,这还不够。对于正在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来说,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必须更高。2017年联益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联益村村支书王宗文说:“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其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加分项。”

  2.城桥镇居民的“绿色账户”

  “我认真分类了,可垃圾车一来,又混到一起。”以往这一问题常被人诟病,也打击了许多人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目前,崇明已经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分类收集和运输体系,让干、湿垃圾去往各自应去的地方:全区18个乡镇均已建成镇级湿垃圾集中处理站并投入试运行,从城乡居民处收集来的湿垃圾通过专用运输车被运往那里,实现了湿垃圾处理不出乡镇;干垃圾则通过垃圾清运车被送往各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再到崇明固体废弃物处置综合利用中心进行处置。

  对于家住崇明区城桥镇金月湾小区的张娟来说,垃圾分类早已不是新鲜事。2011年,她所居住的小区作为崇明区的试点,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投放,2015年小区又成为崇明首批垃圾分类“绿色账户”项目实施社区之一。如今,每天早晚前往小区指定垃圾投放点扔垃圾,已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初是看中‘绿色账户’积分可以换东西才去做这件事,现在却变成了一种习惯。”张娟觉得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这件事越来越“上心”:从简单地将居民楼下的垃圾桶换成干湿分类桶,到后来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做好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过去觉得再怎么分类,垃圾最后还是一股脑儿被混到一起处理,现在干湿垃圾会被运往不同去处分别处理。”张娟说。

  2013年起,上海市政府在“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项目的基础上,推出“绿色账户”正向激励机制。经过多年努力,“绿色账户”已普及上海16个行政区共400万户,“绿色账户”发卡量已经达350万张。

  在崇明,针对农村与城镇居民小区的不同特点,各乡镇、村居积极创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模式。在农村地区,崇明实行“户分户投、村收村拣、镇运镇处”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依托村级湿垃圾处理点和镇级湿垃圾集中处理站,做到湿垃圾处置不出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运输成本,提升了资源化利用率。在城镇地区,崇明率先在全市探索实施居住小区定时定点投放新模式,撤销原有住宅小区内各楼道口的投放桶,改为统一设点定时投放,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区全覆盖。

  目前,崇明已基本建成三岛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管理运行体系,做到了每户有分类桶、每村有分类收集车、分类存储房,每镇有分类运输车和湿垃圾处理站。生活垃圾的总体资源化利用率达73%。

  3.陈家镇瀛东村的“植物工厂”

  垃圾“生产”清水,并用来栽培花草,在崇明陈家镇瀛东村的“植物工厂”,这已成为现实:由一根根白色管子组成的栽培架上长满了植物,管子里虽没有土,一株株植物却长得十分茂盛,大棚内充满了生机。

  “‘植物工厂’运用的是水培技术,这些管子中间是空的,管子里用于栽培植物的水肥来自不远处村里的干湿垃圾试点处理站。”瀛东村党支部书记杨飞鹏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瀛东村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标准,不断探索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运行模式。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瀛东村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建设“植物工厂”试点项目,推行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17年9月,干湿垃圾分类处置站竣工投入使用。

  记者看到,这一处置站以“分布式处理+植物工厂”为运营模式,形成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垃圾收集员将农户的湿垃圾以及村企餐厨垃圾统一集中到处置站,站内配备有一台日处理能力达2吨的垃圾生化处理机,垃圾池里的垃圾经过分拣、粉碎、添加辅料、高温细化、堆肥发酵等环节,变成水肥供“植物工厂”培育水培植物。整个处理流程都是密闭的,处置站还设有除臭设备,原本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废水经过处理后变得清澈无味。

  “只有正确分类垃圾,才能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最终实现垃圾减量。”杨飞鹏说,干湿垃圾分类处置站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第二站,源头在农户家中。在一户村民家门口,记者看到,两只垃圾桶摆放得整整齐齐。蓝色桶用于投放菜叶、剩饭等湿垃圾,另一只黑色桶放干垃圾。还有一个专门用于收集有害垃圾的垃圾袋,像电池这些有害垃圾都放进垃圾袋里悬挂起来,等村里统一回收。

  如今,瀛东村处处树绿水清,闻不到垃圾的异味;人人都知道菜叶、剩菜剩饭等湿垃圾可以在村里的处置点变废为宝。不少来瀛东村度假的游客还被这座“植物工厂”所吸引,特意前来参观。

  记者了解到,提升固废企业处理能力,也是此次新一轮上海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计划要求,固废污染防治要重点解决当前面临的处置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巩固无害化成果,突破减量化瓶颈,打通资源化渠道,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固废分类收运、处置和循环利用体系。

  《光明日报》( 2018年05月17日 07版)

[责任编辑:王丽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