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通讯员 许程丽
5月15日,江南夏意渐浓。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党史研究室原主任任建春等人陪同下,记者来到了位于上虞区丰惠镇小庙弄6号的王一飞故居。
王一飞像 资料图片
这是一处砖木结构的小台门,经过一个小天井就是客厅,客厅两边是厢房。任建春说,1898年,王一飞就诞生在左侧厢房内,并在此度过他的青少年时期。
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王一飞,功课非常优秀,因此得以进入绍兴山阴会稽初级师范学堂。在此,他接受了鲁迅、范爱农等人的早期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后经胡愈之介绍,进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
“王一飞绝对是一个‘学霸’。”研究王一飞23年的任建春说,在学社,他只学习了半年的俄语,但1921年赴苏留学时,他不光沟通完全无障碍,而且还陆续翻译了《共产国际党纲草案》和《政治经济学浅说》等书,最早将苏联一些先进思想带到中国。其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凭着出色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党组织派他和聂荣臻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成为我党第一批军事方面的领导骨干。
因国内革命斗争形势需要,1925年,他回上海负责筹建中共中央军委。后又担任上海区委书记,负责上海和江浙两省党务工作。1926年秋,中共中央派遣他为军事特派员,赴江西前线了解敌我双方军事情况,他的军事才能让苏联军事家加仑十分欣赏。
1927年,王一飞协助周恩来领导组织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当年,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他被选为中央委员,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首任秘书长。
1927年10月中旬,党中央派他前往湖南长沙,并任命其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他操着浓重的浙江口音,在人生地不熟的长沙,艰难地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并酝酿实施长沙暴动,但由于情报泄露,暴动在敌众我寡中受挫。
由于党内叛徒告密,1928年1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破坏,王一飞被捕入狱。此时正值严寒,他既身无分文,又衣着单薄,然而,当党组织派人去探望时,他却对党派来的同志暗示,党内有叛徒,为保存更多革命同志,保护地下省委机关,不宜再派人前来探监或送御寒衣物。18日,他于长沙教育会坪英勇就义,年仅29岁。
王一飞牺牲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特辟专栏载文:“一飞同志的死,是湖南工农群众失掉了一颗明星,我们只有悲痛,只有秉着他的精神努力。”
牺牲90年,弹指一挥间,王一飞的精神一直激励后人前行。为深切缅怀先烈,由任建春主编的《军中翘楚——王一飞传集》等著作出版。上虞党史研究室等单位专门制作王一飞铜像,陈列在上虞革命史迹陈列馆,供后人瞻仰。上虞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罗兰芬介绍,今年10月,该区还将举办纪念王一飞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以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
法律出版社财经分社社长沈小英,是王一飞唯一的后代。沈小英说,爷爷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他一直保持着对党和人民最赤诚的初心。“父亲王继飞已于1999年去世,生前他一直教导我,要以爷爷的精神为鞭策,低调务实工作,做一个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