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熙宁(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宣传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入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更应该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不断开创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局面。
要由远及近,增强理论宣传的亲和力
理论宣传工作,“距离”产生不了“美”。党的理论从群众中来,终究要到群众中去,必须克服“刻板印象”,增强亲和力。
宣讲内容要贴近群众,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工作要用数据说话、用百姓身边事说话,真正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例如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除了国家层面的“大数据”,还要注意搜集宣讲老百姓身边的“小数据”,让群众通过感受身边变化感知祖国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除了讲清大政策,还要着眼群众的关注点,细化到各项关系其切身利益的具体政策。
宣讲语言要贴近群众,解决“高深莫测”的问题。要变“普通话”为“地方话”,变“书面语”为“大白话”,切忌孤芳自赏、“掉书袋”式的语言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使用“打铁必须自身硬”等通俗易懂的语言,既深刻隽永,又极具亲和力。
宣讲形式要贴近群众,解决“孤军深入”的问题。“以不变应万变”在理论宣讲中行不通,形式单一的“规训”式宣讲容易让群众产生距离感。应从拓宽理论宣讲渠道上下功夫,尝试图文传播、视频传播、新媒体传播、文艺传播等多种手段,用灵活多变、亲民便民的形式推动理论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要由点到面,增强主流舆论的传播力
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主流舆论传播力的增强,重点要在内容上吸引群众,在语言上感染群众,在渠道上贴近群众。
优化内容设置,着眼群众需求吸引群众。无论时代怎么变,优质的内容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提高主流舆论传播力,不能仅仅依赖传播技术,还要不断优化内容设置,将笔触、镜头对准基层,关注群众诉求,加大民生宣传力度,加大对热点难点问题的阐释力度。要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给人民群众发声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新闻作品的“生产”中来,才能让新闻作品有故事、讲情怀,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
注重宣传艺术,善用群众语言感染群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新闻报道的语言应当平实而深刻,而不能一味追求“眼球效应”,更不能生搬硬套会议文件,“剪刀加糨糊”东拼西凑,最终沦为“自说自话”的新闻“泡沫”。要切实改进文风,多一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传报道,多一些短、实、新的作品文章,保持新闻语言亲民、清新的风格,用“零距离”的语言增强感染力。
丰富传播渠道,走进群众心坎影响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当前,我们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综合使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宣传载体,搭建全媒体平台,实现一次生成、多元发布的立体式传播,实现优质新闻内容传播的最大化。
要由表及里,增强文明新风的感化力
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注重在群众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真正让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引导,让群众在接受教育中增强文明意识。要精心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通过图文、视频、户外广告等形式,在电视、广播、报纸、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加密投放,实现公益广告量质齐升;要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与宣传,推行好人礼遇机制,引导人们见贤思齐;要形成通俗易懂、便于传播的市民公约和乡规民约,在群众心中树立文明行为规范。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让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
加强组织,让群众在积极参与中增强文明意识。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我先行”“移风易俗”“光盘行动”“礼让行人”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汇聚良好的文明风尚。
加强建设,让群众在享受便利中增强文明意识。要加大投入力度,着眼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城市建设、改造、维护,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与环境问题,特别是城市道路、下水道、绿化带等公共基础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维护不足等,让文明创建真正惠及群众,使群众生活工作更加便利舒心,增强其爱护家园、文明有礼的自觉。
要由虚到实,增强文化服务的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我们要重点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努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注重“最后一公里”,开展面向群众的文化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红色文艺轻骑兵”,持续抓好文化志愿服务、文化“三下乡”等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动送戏下乡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发展;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探索成立“文化服务流动车队”,实现“三馆”由“静态展示”向“动态服务”转变,努力打通基层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注重“源头取活水”,创作演绎群众的文艺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养分,贴近群众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还要注重将本地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技艺等融入文艺作品,激发人民群众的兴趣,让人民群众产生共鸣。
注重“人人都出彩”,鼓励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优化文化服务,从建好、管好基层文化阵地抓起,让群众休闲时间有地方可去,重点抓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化阵地建设。在做好文化“送血”工作的同时,激发基层的文化“造血”功能,把舞台、戏本、话筒交给群众,使广场舞大赛、农民艺术节、山歌交流会等群众自发文艺活动遍地开花。培养和鼓励社区“文化能人”“草根艺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同时在资金、政策、艺术指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让基层自发的文化活动有组织、有水平。